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从中原走出来的”旅加女诗人宇秀 两部诗作慰“乡愁”

来源:河南文化网 来源作者: 编辑人:李 燕 发布时间:2021-08-16 14:46:41

编者按:疫情肆虐,全球共涅槃。随着疫情的反复和升级,海外华人只能在梦中“故土重游”。随之,思乡之情愈加浓郁、愈加绵长……现将旅加女诗人宇秀二十多年前创作的“纯粹、美好的河南童谣风格的作品”《月奶奶》和她2019年受河南籍中国台湾著名诗人痖弦先生囑託而作的《槌衣石》两部诗作,呈现给全球各地同胞,以慰“乡愁”。

宇秀(Yu Xiu),祖籍苏州,因曾长时间在河南生活、学习、工作而自称是“从中原走出来的诗人”,现居温哥华。《南方週末》(中国)《高度》&《她乡》週刊(加拿大)专栏作者。文学、电影双学历。做过大学教师、电视记者、编导、独立制片人、报刊编辑、文化活动及演出策划人、自由撰稿人、餐饮经营者等。

有散文集《一个上海女人的下午茶》《一个上海女人的温哥华》盛行坊间。诗集《我不能握住风》《忙红忙绿》,由洛夫、痖弦等海内外名家联袂推荐,为海内外华语诗坛瞩目。2019年在日本出版混语版诗集《蔷薇四重奏》(合著)。部分作品被收入五十馀种文集。曾获“中国电视奖”、中国广电部和中国广播影视学会报道奖、评论奖、CCTV少儿电视展播奖、《2018年度十佳诗集》《2018年度十佳华语诗集》奖、13届叶红女性诗歌奖、2019年华文著述奖等。为新晋第40届旺旺·时报文学奖新诗首奖得主。

月奶奶(河南童谣)

作词:宇秀   编曲:张蔚   领唱:张宇

合唱:格华美河南电视台少儿艺术团

月奶奶,明晃晃,

爹爹卖布走他乡,

爹爹卖布走他乡,走他乡。

月奶奶,明晃晃,

娘的纺车哗啦啦响,

娘的纺车哗啦啦响。


喔喔喔哎,喔喔喔哎——


月奶奶,明晃晃,

月奶奶晃晃照纸窗。

小娃娃撇在土炕上,

问那天上星星谁最亮。

爹也忙,娘也忙,

山里的妮子要当半个娘。

替娘缠个线疙瘩,

疙瘩缠在妮心上。

把块粗布细思量,

缝个书包门后藏。

喔喔喔哎,喔喔喔哎。


月奶奶,明晃晃,

月奶奶晃晃照脸庞。

小娃睡在土炕上,

问那天上星星会不会响。

不要布老虎,不要花衣裳,

摘把星星摇铃铛,

哄着娃娃快点长,

长成乖乖的小儿郎,

背起那书包上学堂,

不怕风吹雨又狂,

不怕风吹雨又狂。


喔喔喔哎,喔喔喔哎——


月奶奶,明晃晃,

爹爹卖布走他乡,

爹爹卖布走他乡。

月奶奶,明晃晃,

娘的纺车还在唱,

娘的纺车还在唱。


喔——哎——


《月奶奶》创作背景:这首曲子于1996年由中国唱片公司广州分公司灌制出版发行,是少儿专辑《月奶奶》中的主打歌曲,也是与专辑同名的代表作品,成为中国儿童合唱界经典之作,合唱团唱响世界顶级音乐厅卡耐基音乐厅、悉尼歌剧院等。

目前居住在加拿大温哥华的诗人宇秀回忆说,如果不是看到微信朋友圈里转发的这首河南童谣,她几乎忘记了曾是自己的创作。那天,无意中点开一听,她愣住了,这一气呵成天籁般的无伴奏童声合唱,竟是她自己二十多年前写的歌词。

记得那年,宇秀在电视台工作的同事、当时的音乐编辑张蔚组建了一个河南少儿合唱团,请宇秀为合唱团写一首童声合唱歌曲的歌词。接受了约稿的宇秀,当时就决定创作一首具有河南风味的童谣,让浓郁的地方特色区别于普通的儿童歌曲。

然而,从小生长在苏州、上海的宇秀,并没有乡村生活的体验,更没有河南农村的生活经验。好在她做了多年的记者和电视编导,有不少工作机会到乡村采访拍片。当时她也刚好完成了河南省教委委托拍摄的有关邵逸夫捐助山区希望小学的电视片《童颜》,那些贫困山区孩子求学渴望的眼睛,在她眼前纷纷闪回。

一个月亮高悬的夜晚,宇秀望着窗外明晃晃的月亮,片片断断的乡村印象连缀在她脑海里,结合她自身从小脖子里挂着钥匙代替母亲,照料妹妹的经历,一个乡村女孩的故事在她脑海里栩栩如生起来,随即一气呵成写下《月奶奶》。

宇秀说,回想起来这首歌词的落笔写就的时间,应该不会超出台湾诗人余光中写《乡愁》的二十分钟。

之后,编曲和指挥张蔚邀请宇秀到排练现场看了一回孩子们的排练。接着她离开了河南,并未有机会听过这首歌在舞台上正式的演唱。不料,时隔二十多年,《月奶奶》在北美的夜空响起,瞬间把她拉回到故国的月光下……


槌衣石

——受痖弦先生嘱托而作

作者:宇秀 (加拿大)


一说起这块石头,2018年的风开始倒叙

回忆瞬间游到了白河边

你就哭了

淯水汤汤,槌声嘭嘭

空空不见槌衣人


你就哭了

这些个风里的樱花只管粉著她们的脸

哪里懂得你的哭泣

你的南方出生的女儿不懂

北美的春天也不懂

这里没有茴香草,没有酸枣树、也没有会陪你哭泣的

野荸荠


你的泪太咸太涩,落到石上石头也会疼啊

可怜她没有倾诉的嘴巴

只好把身体裂开来给你看她的痛

那是痛裂了的母亲魂

那是背井离乡的伤痕


你可看到,你可看到呀

祖母正在她身上洗父亲的衣衫

母亲也在她身上濯娃儿的裤袜

她们揉啊

搓啊

槌啊……


你那黑了一冬的袄

在母亲的棒槌下,又顺从又顽皮

白河水却一浪浪叹息

叹母亲的巧手终究无缘剪裁你的法兰绒长裤

野荸荠也一声声啜泣

泣母亲的慧心到底没能触摸你的灯草绒上衣


白河水潺潺,槌衣声嘭嘭

像放大的木鱼禅音,从佛堂庙宇到乡村市井

这石头最是隐忍、安静,不厌其烦

听祖母的叨叨,听母亲的喃喃

听她们揉搓衣裳里的心事

听她们槌打岁月里的寂寞


十七岁的青春

如何知道一块青石原是母系血脉里脱胎的骨头?

当母亲逝去

当古井枯竭

当房屋坍塌

当村头变换了大王旗

唯有这块骨头

守著半截山墙,蹲在家破人亡的门口

等你,等你,等你……

不怕虫蛀,不怕雨打,不怕火焚,不怕光灼

唯独怕你哭泣


加拿大的屋檐下

没有人家悬挂红玉米

再多的忧郁,你也不能挂在那里

唯与来自老家的槌衣石默默相视,那青石上的纹路

犹似母亲的掌心

读不尽里面的曲曲弯弯

空把两行清泪垂挂成宣统那年的对联


你莫哭哟

这里没有铜环滚过的岗子,没有外婆的荞麦田

也没有驴儿,和那拴驴儿的桑树

你的哭泣

樱花不懂,矮塔松不懂,秋天的槭树也不懂

即便夏日的莓子

也只管把眼珠子长成深蓝色炫耀于枝头

视而不见外乡人的忧愁

你就哭了


那合欢那杜鹃咋还不开呢?难不成在替你

思想?想那青石板如有一日成了天堂里的眠床

故乡啊,必定也在天堂

啊,淯水汤汤,槌声嘭嘭

依稀月下槌衣人

(原载台湾《创世纪》2019年秋季号。注:白河,古称淯水。源于河南嵩山,流经南阳境内,系南阳境内重要水系。)

《槌衣石》创作背景:

痖弦与南阳的一块青石

这个年代,谁会在意一块并无任何经济价值的老家门口的石头?谁又会把一块过去年代用来槌打衣裳的石头漂洋过海地运到大洋彼岸?一块本无生命的石头,几十年无人问津,却因诗人的亲情、乡情、民族情、故国情,而成为母亲、家乡和故土的寄托与象徵。有这样一位诗人,在垂垂老矣的耄耋之年,把几十年漂泊的乡愁和余生对故乡全部的思念,默默安放在一块槌衣石上。他,就是南阳籍著名台湾现代诗人痖弦。而这石头身上到底隐藏着怎样一个故事?

痖弦先生,1932年出生于河南南阳。以一本诗集《深渊》崛起于台湾诗坛,享誉文坛半个多世纪。其诗歌以甜美的语言和苦涩的思想统一于「中国风和东方味道」的意境中,民谣写诗与心灵探索融合于一体,蔚为华文现代诗大家。同时,他也是著名的编辑家。曾担任台湾《联合报》副刊总编长达21年之久。在两岸对峙的冰冻期,他在岛内联络并积极推举大陆作家,成为最早的两岸文化交流的推手,张爱玲、木心等都在他主持的《联合报》副刊发表作品,木心更是在寂寂无名时,被痖弦发掘,在首期《联合文学》上推出「木心专辑」。痖弦先生还是台湾最知名的诗刊《创世纪》三驾马车之一。1998年退休,移居加拿大温哥华至今。老年的痖弦,最牵动他的心的莫过于南阳老家,他的老年就是一个沉重的乡愁的存在。

痖弦在17岁那年,作为豫衡联中学生随学校跟国民党部队撤退,随之去了台湾。却不料在村口与母亲的一别竟是永诀!当他两鬓斑白返回阔别四十多年的南阳老家时,父母早已撒手人寰,亲戚转告痖弦他母亲临终的一句话:「告诉我娃儿,娘是想他想死的!」 

「少年离家老大回」,晚年回到故乡的痖弦,看到当年的家只剩了半截山牆和一块祖母与母亲用过的槌衣石。于是,他把这块石头搬到了加拿大温哥华他现居的寓所门口。他到现在都能感觉到童年光屁股娃儿的时候,夏日坐在母亲的槌衣石上凉丝丝的滋味。痖弦嘱咐女儿,百年后,要把他的骨灰放在这块石头上一起入土,就如同和母亲、和家乡、和故国永远在一起。

2018年4月6日,中国清明节后的第二天,痖弦指著家门口这块从南阳运来的槌衣石,向加拿大华裔女诗人宇秀讲述其来历,说到石头上的裂缝,突然泪奔,哽咽著嘱託宇秀替他写一首诗,为他,也为这石头。一年后,痖弦88岁米寿庆生会上,宇秀朗读了此诗,痖弦闻之,当场潸然泪下。

目前,这块青石板静静地躺在痖弦先生温哥华寓所门前石阶旁,她岂止是一块石头?她沉淀著慈亲的心事,凝聚著故乡的风雨,蕴含著家国的命运……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