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我的黄河故事”讲给你听——河南出版史料图书《黄河记忆》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来源作者:刘亚辉 陈小平 编辑人:李 燕 发布时间:2021-09-18 18:34:16

黄河,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她缔造了这个民族,塑造了这个民族的品格,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九曲黄河奔流不息,每一滴水都饱含珍贵回忆,每一朵浪花都写满动听故事。

收录182篇文章共150余万字,由“亲历、亲见、亲闻”者讲述,生动呈现大河儿女击鼓催征、奋力扬帆的无悔岁月……9月17日,省政协举办的《黄河记忆——我的黄河故事》出版座谈会上,这部记录70多年来河南人民治理黄河、利用黄河、传承黄河文化的史料图书,正式与大家见面。一个个精彩的黄河故事串珠成链,让读者能够更好地追寻历史、触摸黄河。

黄河“发怒”是啥样?

今年7月20日,郑州突如其来的暴雨洪灾让大家对水患有了更深切的感受。

黄河自古多水患,历史上的不断改道和决口,让治理黄河水患、防洪减灾的斗争持续不断。在《黄河记忆》这部书中,最近的“斗争”要说1996年8月的那次。从《郑州花园口“96·8”黄河抗洪抢险纪实》到《1996:当洪水突发的时候》,再到《我经历的黄河“96·8”洪水和万寨生产堤堵复》……书中的一个个故事清晰还原了黄河“发怒”的模样。

“1996年8月5日,黄河花园口站出现第一号洪峰,流量7600立方米每秒,水位94.73米,创有水文记载以来的最高记录。南裹头险工坝体出现较大裂缝。”时任惠金河务局干部的秦新国回忆,当时,地处黄河滩区的保合寨控导工程陷入一片汪洋;方圆9公里,仅剩下保合寨守险班驻地一座孤岛,野兔、蛇、老鼠纷纷窜来……

“在街上能逮到很多鱼”“3立方米的铅丝笼抛下去,打个滚就不见了”……怒吼的黄河让我们看到大自然的伟力,也看到了中原儿女的团结抗争、顽强不屈——“鏖战20多天,抢险终于成功”“女工们手握6号铅丝,交织拧合,脚被铅丝划出一道道血痕,手上磨出血泡”“解放军战士昼夜奋战,挡住了滚滚而来的黄河水”……

千里难寻黄泛区

1938年6月,国民党军队难以抵抗日军机械化部队西进,蒋介石下令扒决郑州北侧花园口大堤,滔滔浊水南泛,形成旷古未有、灾难深重的黄泛区。一首“百里不见炊烟起,唯有黄沙扑空城。无径荒草狐兔跑,泽国芦苇蛤蟆鸣。”成为当时的真实写照。

在黄泛区植树,在黄河故道造林……持续不断地治理与保护,让郑州从风沙城变为闻名全国的“绿城”,豫东申甘林带也升级为河南的“塞罕坝”。

作为一名从一开始就参加郑州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园林技术工作者,冯钟粒写到,那时的京广铁路以东,郑州境内形成了三大沙区。“现在的人民路以北全是沙窝,市内没有行道树、没有公园、没有苗圃,居民庭院里也只有极少的散生槐树和白毛杨。”转机出现在1951年,郑州市政府作出开展造林治沙的决定。”建苗圃、建公园、栽行道树,一直的绿化绿化,让郑州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2年10月,《人民画报》以《绿满郑州》为题,刊载了多幅郑州绿化的照片。“绿城”郑州的名字也越叫越响。如今纬一路、经五路、人民路等地路旁的郁郁葱葱,都是当年造林的结果。

同样的变化也出现在民权县。“那时的条件十分艰苦,育苗、造林的工地上,职工住的是‘地窨子’,吃的是苦咸菜、窝窝头。可职工最常说的一句话却是‘宁可不吃馍,要把树栽活。’”曾任民权林场申集分场场长的栗争鸣这样写到。凭借这股牛劲和对事业的执着,如今的申甘林带就像一段绿色长城,镇守在豫东门户,成为河南的“塞罕坝”。

滚滚黄河东逝水,中原大地再也难觅“黄泛区”,唯有沃野千里、绿色葱茏。

黄河岸边起新城

“经过一番波折,终于在107国道(现中州大道)东侧老机场一片工地见到一座破旧的四层楼,门口挂着‘郑州市郑东新区管理委员会’的牌子。楼后面全是杂草,不远处是老机场废弃的跑道,上面到处是堆积如山的建筑垃圾。”这是时任郑东新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助理张震宇2002年8月第一次去东区上班的场景。

当时整个东区管委会只有30人。由于任务繁重,大家一直实行的都是“5+2”“白+黑”工作法。“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十年建新区”,到2012年底,郑东新区建成区已经达到100平方公里,人口达100万,当初高起点的规划蓝图真正变成了一座现代大气的新城。

黄河北岸的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变化来得也令人惊叹。2010年成立之前,那里还是一片背河洼地。“我们总投资4亿余元把黄河大堤外散落的200多个小坑塘‘整合’成占地1840亩的凤湖,作为引黄调蓄工程的一部分。”

如今的河南,一座座因河而生、因河而兴、因河而美的城市芳华正显。未来,我省将持续推进14条黄河文化集中展示带、50个核心展示园、30个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示范区和20条黄河文化线路的建设,让中原大地成为中华文明连绵不断的探源地、实证地和体验地。

黄河文化历久弥新

黄河,犹如一条巨龙横卧在中华大地。黄河之滨的濮阳,“中华第一龙”穿越6000余年在此“苏醒”。参与“中华第一龙”发现与发掘工作的李文颖对当时的情况记忆犹新。

西水坡是濮阳市西南的一处洼地。1987年4月2日,是西水坡水库工程开工的日子,按惯例文物部门需要“跟进”。“考古队员们将收集来的木棒砍成橛子,插在文化遗址的边缘,防止施工机车进入。木棒不够时,就折了柳条插在土方上。”李文颖回忆,当时考古和施工同时进行,他们常常会听到施工人员这样的抱怨——“你们把濮阳市都插上柳条子,濮阳市难道不用建设了?”

尽管如此,执着的考古队还是仅用4个月就发现发掘了400多个不同时期的墓葬和一处仰韶文化遗址。尤其是1987年8月16日,闻名于世的蚌壳龙虎图案M45墓葬被发现,幸免于推土机的履带之下,“中华第一龙”令世人惊艳。

一条大河牵起了中华民族厚重华彩的历史篇章,双槐树遗址“河洛古国”惊天面世;郑州商代二里岗期遗址成为衡量商代前期文化的一把标尺;黄河号子申遗成功,喊出催人奋进的黄河力量……中原大地上每一项奇迹、每一个精彩都浸透着黄河文化的滋养。

如今,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都会如期举行。自2006年升格为省级主办以来,拜祖大典吸引力、影响力越来越强,到河南和郑州寻根拜祖、旅游观光的海内外宾客络绎不绝,黄帝故里已成为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记忆》中也记载了拜祖大典幕后的很多故事,有待读者细细阅览。

黄河,是一部读不完的书,新时代的中原儿女,也必将续写更多更出彩的黄河故事。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