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崔伟、李霞、汪荃珍为豫剧常派培训班授课 理论课程完美收官

来源:河南文化网 来源作者:李燕 编辑人:李 燕 发布时间:2022-08-19 18:25:51

近日,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戏剧评论家崔伟,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原一级巡视员、河南省艺术专家委员会主任李霞,河南豫剧院党委书记、豫剧名家汪荃珍,分别为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豫剧常派表演〈红·白·花〉艺术人才培训班》授课,大大提升了来自全国的40位豫剧常派弟子的综合艺术修养。


主讲老师: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原一级巡视员、河南省艺术专家委员会主任李霞

李霞在文化系统工作多年,有着丰富的专业艺术管理经验,她团结带领河南文艺界多次斩获“中国艺术节大奖”、使河南文艺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她以《新时代如何推动戏曲艺术传承创新发展》为题,围绕“要传承好常香玉大师精神品格、河南艺术事业发展基本情况、新时代要做戏曲传承创新发展的排头兵”三个方面为培训班的学员们上了一堂精彩的艺术理论课。她说,常大师高尚的情操、高贵的艺德、对艺术的创新精神等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传承和学习常派艺术,首先要学习“人民艺术家”常香玉大师的精神品格,一要学习常香玉大师的守正创新精神,二要学习常香玉大师的家国情怀,三要学习常香玉大师的人民立场。要想成为像常大师那样老百姓喜欢、戏迷爱戴的人民艺术家,要做到心中时刻装着人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思想精神、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艺术精品;要坚持与时代同行,“讴歌党、讴歌人民、讴歌时代、讴歌英雄”。

8月12日上午,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豫剧常派表演〈红·白·花〉艺术人才培训班》,特邀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原一级巡视员、河南省艺术专家委员会主任李霞前来讲课。

“青年人是河南戏曲的未来,学员们不光要提高自己多方面的艺术修养和技艺,学好院团管理也很重要。”李霞分别以抓规划引领、抓重点剧目、抓优秀剧本、抓艺术评论、抓院团管理、抓人才队伍、抓院团改革、抓艺术精品等八个方面向学员们系统地阐释了近年来河南艺术事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在提到如何推动艺术事业发展时,她强调说,当前常派艺术要传承创新发展,必须与时代结合,回应时代要求,要做推动戏曲传承创新发展的排头兵,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答卷。要把艺术创作工作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坚守人民立场,讴歌伟大时代,坚持守正创新,提升创造能力;要坚持把生活作为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尊重艺术创作规律;要推动戏曲创作与文旅融合发展深度结合;要做德艺双馨的艺术工作者。

李霞所授课内容丰富,对艺术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课堂互动环节,很多同学提出了自己创作中的困惑、工作中的困难、事业发展的瓶颈以及思想上的迷茫等问题,她亲切地对大家所提出的诸多问题一一做了解答,学员们感觉很温暖、很有帮助。河南豫剧院党委书记汪荃珍、党员干部陈筱宇、姜菱、卢梅、张付中及豫剧院工作人员旁听了李霞的讲课,大家都深受启发。汪荃珍说,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机遇是留给准备好的人,希望学员们牢记李厅长的殷切期望,踔厉奋发,笃行致远,在追求“德艺双馨”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真正成为人民爱戴的文艺工作者。

主讲老师:河南省剧协副主席、河南豫剧院党委书记、豫剧名家汪荃珍

汪荃珍,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河南豫剧院党委书记,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毕业,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河南省剧协副主席。“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文化部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高层次(B类)人才。曾在豫剧《百岁挂帅》《杀宫》《凤冠梦》《破洪州》《穆桂英下山》《香囊记》《花木兰》《拷红》《儿大不由爹》《香魂女》《村官李天成》《风雨故园》《刘青霞》《全家福》《九品巡检》《黄河滩的女人》等剧中塑造主要角色。主演的戏曲故事片《香魂塘畔的香魂女》荣获美国休斯敦国际电影节铂金奖。个人先后获得河南戏剧十大演员“梨园功勋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奖项三十余项,受河南省政府嘉奖并记大功一次。曾荣获中国政府“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 上海“白玉兰”戏剧艺术主角奖,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等荣誉。

8月13日上午,河南豫剧院党委书记、豫剧名家汪荃珍以《争做新时代优秀文艺工作者》为题,为学员们上了一堂戏曲理论课。

汪荃珍首先从常香玉的家国情怀、杨兰春的创新精神谈起,向同学们阐述了国家命运对艺术家的深远影响。她说,任何一个艺术家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社会生活、一定的民族文化以及一定的世界潮流与时代精神等因素的影响与熏陶下逐渐成长起来的,因此每个艺术家的生活内容、思想情感、文化意识、审美取向等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作为一名艺术家要有为社会和人类的进步而献身的精神,要树立为推动社会进步、提高民族气节和文明进步献身的伟大抱负。在谈到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家时,汪老师说“不受一番冰雪苦,哪得梅花放清香”,青年戏曲工作者要有“板凳坐得十年苦”的耐力,要能“静下心来一心一意搞创作”,先打牢基础,通过艺术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循序渐进的创造出具有一定艺术意蕴的艺术作品,甚至在流派上有所发展,创造出新的流派。

汪荃珍几十年来在舞台上磨爬滚打,积累了丰富的表演经验,艺术造诣颇深。她以《香魂女》和《风雨故园》等剧中的表演片段,给常派表演培训班学员们上了表演课,一招一式亲自示范,向同学们传授了表演情绪的把控和塑造人物的方法,并要求同学们一一上台表演,跟她互动。同学们说,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堂课,能得到汪老师这样的亲授,机会难得,对我们的舞台表演非常有启发,希望今后能得到汪老师更多的指导。汪老师希望同学们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丰富生活积累,拥有精湛的艺术技巧及“艺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争做新时代优秀文艺工作者。

主讲老师: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崔伟

崔伟 ,男,1962年生。自1984年至今先后在北京市文化局艺术剧目创作室、《剧本》杂志社、中国戏剧家协会理论研究室工作。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成员、秘书长,一级巡视员;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教育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专家。主要从事戏剧理论评论和中国戏曲史与表演艺术评论研究。

出版著作有:《京剧》(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出版)《中华戏曲•京剧》(社科文献出版社2013年出版)《京剧史话》(社科文献出版社2015年出版)长篇章回体小说《粉墨王侯谭鑫培》(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出版)《感知京剧》(中国戏剧出版社2016年出版)《看过的、想到的——崔伟戏剧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17年出版)等。

创作的作品有:广播剧《情暖车厢》(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录制,获中国广播学会政府奖),京剧连续剧《金龟记》(中央电视台录制),豫剧《洪武跪柳》(洛阳市豫剧团演出)等。在《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戏剧理论、评论、戏剧现状思考等文章百万字。

荣获中国文艺评论奖、田汉戏剧奖•理论评论奖、弘扬京昆艺术特别贡献奖。

8月15日上午,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戏剧评论家崔伟,应邀为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豫剧常派表演〈红·白·花〉艺术人才培训班》上了“压轴”一课——《浅谈戏曲审美认知与表演创造规律》。至此,该培训班历经37天的理论课程的教授任务完美收官。

崔伟长期致力于戏曲艺术的创作、研究与推广,在戏剧理论评论、中国戏曲史与戏曲表演评论研究等诸多领域,建树颇丰。此次授课,他以《浅谈戏曲审美认知与表演创造规律》为题,给培训班的学员们上了一堂精彩的戏曲理论课。他从“中华戏曲审美特点的独特性与法则性、形成中国戏曲表演审美独特性的几大因素及中华戏曲表演审美表达与欣赏的独特性”向学员们阐释了中华戏曲审美的重要特性。他提到,中国戏曲是人类戏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创造的建立在中华审美追求与创造理念基础上的独特表演艺术。中华戏曲审美的个性与创造理念,是建立在中华历史、道德文化、审美特征、表达方式、前人创造辉煌等基础上,生成的戏剧表达、审美追求、创造结果、发展动力。他围绕“人文精神充盈、审美效果优质、戏曲特色浓郁、表演释放抓人、观众群体接续、传播方式激活”等浅谈了“什么是理想的戏曲表演审美?”引得大家思考与探究。他以丰富翔实的例证、鞭辟入里的解析,阐明了“戏曲审美认知与提升表演创造力,应是戏曲演员最重要的艺术与人生课题,以及当下表演创造存在的缺失”等。他说,戏曲演员,要深刻领会戏曲表演规律,掌握创造思维法则,做到“学不化”达到“似而非”,才是创造、创新的科学路径与有效目标。戏曲演员是最本质与神圣的中华戏曲创造者,是舞台呈现和艺术发展的承载推动者,中华戏曲的未来最根本是寄托在戏曲表演艺术家身上。他说,当今互联网信息时代,戏曲演员要积极拥抱互联网,借助新媒体平台提升豫剧价值,向观众展示中国戏曲艺术的无限魅力,与观众真切交流,传播戏曲文化。最后,他希望学员们能够注重文学知识的积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无论人生哪个阶段,都要心怀感恩,合作创造共赢。

崔伟教授的课程兼具专业性和学术性,通俗易懂,对演员提升审美能力与表演创作能力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学员们表示获益良多。河南豫剧院党委书记汪荃珍、副书记吕青等旁听讲座。汪荃珍说,希望学员们要把崔秘书长讲课的内容,课后认真消化吸收并用于实践,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人文修养,为促进戏曲事业繁荣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课后,崔伟还来到豫剧大剧院大剧场看望了正在排练的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全体演职员。他亲切对大家说,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团有这样的豫剧新秀不仅是河南豫剧院的希望,更是中国豫剧的希望和未来。希望大家继续努力,为中国豫剧事业的传承发展努力前行。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