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让“科技+”引领博物馆文保实现高质量发展——以河南博物院为例

来源:河南博物院 来源作者:丁福利 单晓明 杜安 曹晋 编辑人:李 燕 发布时间:2022-10-20 21:44:58

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成为各领域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主基调,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愈加得到各领域飞速发展的充分印证,“科技+”已然成为各领域实现高质量迭代发展最强有力的助推器。近年来,河南博物院在文物保护研究领域顺应大势、瞄准前沿,奋力实施“科技+”战略,树立“全面提升科技驱动能力,促进科技与文保深度融合”的全新理念,加快推进文物保护工作的转型发展和“弯道超车”,奋力打造“智慧型、活力型、实效型”三位一体的新型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在立足中原,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世界一流博物馆文保的探索实践中,不断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

(一)融合发展,科技助力“智慧文保”

近年来,河南博物院文保中心在“科技+”战略的引领下,坚定走科学技术与传统修复技艺的融合发展之路,其“智慧保护+保护性修复”的常态化文保新模式,使得馆藏文物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得到了高质量的保护和传承。

一是采用科技手段对文物现状信息进行提取。为了给判断文物保存真实现状、制定修复方案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一些对文物无损、便携的检测仪器便成为我们信息提取的重要手段,如温湿度露点仪、便携式数码显微镜、金属导电率测试仪、色差仪、白度计、笔式pH计等小型设备,可帮助我们快速掌握文物保存环境,初步评估其病害程度。我们还将科学的检测分析贯穿于文物修复全程,通过科技手段对文物表面的残留物、文物基体的微观组织形态、文物的材质类型、文物的腐蚀产物及结构等方面的检测分析研究,为我们针对不同文物个体制定保护修复方法提供了快速、精准的参考。科技手段助力,使文物保护修复真正做到了有据可依,得以全面揭示与保存文物价值。

二是在对文物修复材料与修复效果评估中借助科学分析与模拟实验。例如,书画修复多使用手工宣纸,然而现在市面上不同厂家、类型的手工宣纸种类较多,原料加工、成分配比、工艺流程等不尽相同。我们依据文物个体特性,通过利用纸张厚度测定仪、卧式电脑拉力仪、耐折度测定仪、全自动色度仪、微电脑撕裂度测试仪、恒温恒湿试验箱等仪器,对修复常用宣纸的一般性能、物理性能、光学性能等进行比较研究后,选择了更加适宜的修复用纸,使修复材料和文物本体相趋相近更加兼容。又如,纸质文物修复中常用的纤维分析仪,通过制作纤维试片进行分析,判断纸张的造纸原料、纤维形态,既有助于我们认识文物的科学价值,又有利于选择与之更接近、更兼容的修补材料。再如,金属文物在不同的埋藏、保存环境中,形成复杂多样的病害类型,为了解锈蚀产物的形成过程及保护材料的适用性,河南博物院文保中心设立专门的环境模拟实验室,运用气候模拟、盐雾试验、拉力实验、氙灯老化试验箱等实验方法,进行保护修复材料与效果评估,尽可能满足了文物长期保存的需求。实践证明,科学分析与模拟实验是判断修复材料性能及修复效果的最佳途径。


纸质文物综合检测实验室及红外光谱仪

三是广泛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具有不用接触被量测目标、扫描速度快、点位和精度分布均匀等特点,是文物展示、文物信息记录保存、文物复仿制等领域应用的重要科技手段。河南博物院文保中心利用文物影像三维数据系统,高质量完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文物复仿制等一系列重要合作项目,并获得委托方一致赞许。同时,对河南博物院镇院之宝莲鹤方壶、妇好鴞尊等一批珍贵青铜文物的三维信息记录保存,也极大地便利了文物的科学修复和保护工作。

可以说,经过近年来科技的深度融合,河南博物院文保工作已初步完成了由传统保护修复向“智慧文保”的转型。

(二)优化平台,科技成就“活力文保”

一是用“科技+”赋能新文保大楼场域功能提升。2019年,河南博物院新文保楼正式改扩建完成,文保中心的使用面积由原来的1000多平方米扩展到近5000平方米,不仅文保平台的场域空间大幅改善,更重要的是在平台场域功能规划方面更加重视文保科技研究的专业性,共新增标准化的文保实验室9个:如场发射扫描电镜实验室、综合实验室、热台-显微镜实验室、X射线探伤实验室、老化-环境模拟实验室、力学实验室、铸造工艺研究实验室、激光拉曼实验室及纸质文物综合检测实验室,可满足文物材质、性能、效果评估等多项检测分析需求。这些标准化实验室的建成为传统的文物保护工作平台装上了先进的“科技芯”,为打造“智慧化”文物保护数据库、实现文保成果的创新性转化、拓展深化对文物利用工作的服务、建设“活力文保”,夯实了科学基础。

扫描电镜实验室

热台-显微镜实验室

二是综合利用“科技+”平台高质量高效能推进文保项目合作。河南博物院文保中心还充分依托河南省文物局金属文物保护重点科研基地、纸质文物保护与培训重点科研基地以及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研究和培训科研基地三个重要的科研平台优势,与本院新文保大楼智慧化平台优势相结合,先后吸引中国航海博物馆、温州博物馆、平顶山市文物局以及三门峡、开封、信阳、濮阳等多家市县博物馆前来开展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合作,并高质量完成项目委托任务,积累了丰富的科技研究数据,一次次博得项目验收专家组的高度评价。

文物保存环境监测可视化平台

三是让“科技+”助力预防性保护走在前沿服务发展。将文物预防性保护提到突出位置加以重视和支持,是国家文物保护工作的一个新理念和新政策。河南博物院抢抓机遇,于2020年率先在文保中心新设“预防性保护研究室”,专门负责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系统的管理和数据分析应用工作。短短两年,其主持开发的《河南博物院远程真空充氮杀虫设备程序》和《文物保存环境监测可视化平台》便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版权著作权登记证书,并实现了常态化向院方提供《文物保存环境检测报告》,为推动预防性保护管理机制的建立健全和馆藏文物保护的科学预警、精准施策,同时也为合理统筹文物的保护与利用、更好的服务展示教育、建设“活力文保”,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培养人才,科技引领“实效文保”

河南博物院党委认为,发挥“科技+”的威力,人才是关键。因此通过大力实施“科技文保人才战略”,不断加强传统文物保护修复型与文保科技研究专业型、创新型融合式人才培育,创造了良好的新型文保人才发展环境。为文物保护事业发展源源不断培养、输出了具有科技保护专业素养的“实效”型人才。

一是不断壮大科技文保队伍。五年间文保中心专业人员从18人发展到37人,其中具有文保科技研究能力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7人,人才引进的博士2人、硕士6名;能够熟练应用文保科技手段的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人;其他专业人员也都具有传统文物修复保护与科技手段融合的基础与能力。科技保护人才梯队建设初见成效。

二是常态化组织科技文保骨干交流访学。有计划、有重点的提升文保业务骨干的文保科技研究能力,加强高水平文保创新团队建设。一方面深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轮流选送业务骨干到北京大学、故宫博物院等国内顶尖院校和文博机构对口培训、长期深造;另一方面加强对外交流、提升专业素养、拓展国际视野,与意大利、法国、英国、马来西亚等国家文保相关研究机构和博物馆进行人才合作交流。有效的拓宽、提升了文保骨干人员的科技创新思维与能力,也实现了互利共赢。

三是用心用情培训科技保护型人才。为更好的适应新时代文物保护修复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人才培养的需求,专门在文保中心建立了“文物修复保护实训基地”独立教学区域。依托该基地和新文保大楼平台以及河南省文物局在此设置的金属文物、纸质文物、预防性保护三个重点科研与培训平台,河南博物院文保中心充分发挥“科技文保人才战略”成果优势,联手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等职业院校,合作培养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专业人才,推动科教融合、拓展了使命担当。还相继举办贯穿“科技+”理念的黄河流域首届可移动金属文物保护修复培训班、河南省纸质文物培训班、河南省省级非遗“装裱修复技艺”保护与传承培训班、河南省首届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培训班等多期。近年来,又依托该基地和平台探索、创新文保人才培养模式,利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多的机会,适时举办文物修复保护特色精品研学活动,在“保教结合”中传递“工匠精神”、历练文保人才的科技文保应用能力,成为“实效文保”建设的一道新风景。

结语

近年来,我国文物事业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也全面转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博物馆文保工作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河南博物院文保中心近年来通过“科技+”的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融“智慧型、活力型、实效型”于一体的“文保出彩”之路。目前,河南博物院新院建设已纳入省委、省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站在新的起点,沐浴着党的“二十大”春风展望未来,河南博物院已锚定“世界一流科学技术研究型文保中心”的更高建设目标扬帆起航。未来,将用科技加持下更高质量的发展,回应领袖的嘱托与新时代的呼唤,“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精心守护好”,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打下坚实基础,为“让文物活起来”做出更加出彩的“文保贡献”。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