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南粤客家围与中原文化

来源: 来源作者:黄崇岳 深圳市博物馆 编辑人: 发布时间:2006-08-13 08:00:00

客家是南迁汉民族中具有显著特性,并在世界上分布广泛和影响重大的民系之一。广东史称南粤或岭南,是客家人聚居的主要区域,集中在粤东、粤北山区和东江、北江流域。据1996年统计,广东6800万人,其中客家人2100万,约占30%。深圳的本地居民,客家人约占一半。
在文化上他们与中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聚族围居,是客家民系的重要特征之一。客家围,是多种多样客家民居中的典型。  “X X围”已成为赣、闽、粤客家人对自己大屋的通称。所谓客家围,具体有“X X围”、   “X X楼’’、“XX第”、“XX世居”等称呼,是指那种四周封闭,以前门为主要出人口,有些还带有碉楼,用泥土或三合土(泥、灰、沙)夯筑,用泥砖、卵石或青砖砌筑的防御性很强的大型客家屋。
    客家围在不同地区还有不同的俗称,江西称“土围子”;福建称“土楼”;粤北称“四角楼”(或X角楼)、“围”;粤东称“围龙屋”、“四角楼”、“围楼”;深、港一带大都称“围”、“世居”。通过对广东二十几个客家市、县的调查,我们大致将南粤客家围分为方楼、圆楼、半月楼、椭圆形围屋、八角形楼、围龙屋、四角楼及多角楼、堂横屋、杠式楼、城堡式围楼、围村、碉楼、中西合璧式和自由式等14种类型…。形式多样、社会和文化内涵丰富的客家围,继承了中原文化的传统,成为我们研究客家文化与中原文化关系的“活化石”。
一、中原建筑文化的传承
    府第式的围龙屋和四角楼等客家围,其建筑方法和形式,显然不是古代南越族,也不是后来畲、苗、瑶族“干栏式”住房的传统,而是中原华夏族和汉族的民居、庄园、坞壁和府第式建筑的传承。
    中原地区在商周时期,就有成熟的土坯(泥砖)和夯筑技术,可以建造民居、宫殿和城池,至秦汉时期已有空前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东汉和魏晋时期,中原的封建庄园经济迅速发展,庄园主不仅拥有大量的土地和牛羊等生产资料,还组建自己的封建武装——部曲、家丁,修建起防御工事——坞壁。《后汉书·李章传》云:“时赵魏豪右往往屯聚。清河大姓赵纲遂于县界起坞壁、缮甲兵,为所在害。”当时董卓的郡坞,其墙高可与长安城相比。在中原和广州的东汉晚期墓葬中,均出土有陶坞建筑模型,“平面皆为方形,四周绕以高大的墙垣,前后各有大门,门上出挑梁以承门楼。四隅各有方形角楼”。这种带碉楼的坞壁建筑,随着中原地区战乱频繁,朝代更替,少数民族入主,打乱了汉族原有的经济、政治和血缘关系,失去了封建庄园和坞壁存在的社会基础,故至今在中原大地上很难见到类似古朴的建筑了。而历史上不断南迁的客家先民,却带着中原汉族的传统建筑文化,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于赣南、闽西、粤北、粤东和粤中的惠阳、深圳等客家地区,用夯土、土坯、卵石和青砖,建起一座座府第式的围龙屋和城堡式的四角围楼等客家围,他们以此表明自己是中原汉族的后裔。
二、聚族而居的躯壳
    中原在东汉至魏晋时期,随着封建地主庄园经济的发展,以血缘为纽带的聚族而居的豪强势力日趋强大,“阀”、“阅”的门第观念十分突出。自魏晋时期由中原开始南迁的客家先民,带着中原文化和血缘聚居的传统,去开拓和适应南方的新生活,迎接自然和人文的新挑战。在深圳龙岗罗瑞合村罗氏围楼“鹤湖新居”的门楼牌坊上,镶嵌着石刻的“聚族于斯”四个字(不少客家大屋都有这样的题匾),说明客家围是血缘宗族的聚合,聚族而居的躯壳。每个客家围,大都是一个姓氏,由开基祖一直往下传。随着子孙的繁衍,客家围可以不断增加或扩大,通常采取两种形式:
    一是另建新围屋。如深圳坑梓黄氏,二世祖振宗于乾隆十八年(1735年)建“新乔世居”,三世祖瑞瑛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在大水湾建“龙湾世居”,四世祖迪元于乾隆后期在松子坑建“江夏堂”,五世祖维珍于嘉庆四年(1799年)在坪山建“丰田世居”,六世祖奇伟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在坑梓建龙田世居,七世祖世福于咸丰四年(1854年)在老坑建“盘龙世居”。二是老围不断扩大。如粤东兴梅地区的围龙屋,随着同宗人口的增殖,可围绕堂屋一围又一围地增加横屋和后围(即“围龙”),从二横(一围)、四横(二围)、六横(三围)、八横(四围)至十横(五围)。而深圳地区的围楼,也可以扩建,如龙岗罗瑞合村罗氏“鹤湖新居”,就是瑞凤公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先建内围“鹤湖新居”,有三堂二横一围四碉楼一望楼。以后子孙又在其外加建一围带四碉楼一望楼,形成现存的三堂二横二围八碉楼二望楼的规模宏大的“鹤湖新居”。此外,瑞风公的孙子息安(昔安)又于光绪七年(1881年)新建一座“龙和世居”。可见客家人同一祖宗的子孙后代,增建新围或扩建老围,可因地制宜,自由选择。但无论增建或扩建都是随着人口的增加,适应“聚族而居”的需要。围居只是形式,聚族才是实质,用大围屋这个躯壳把血族成员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赖以生存和发展。这是客家围长期存在的社会基础。
三、中原古代礼制的化石
     《礼记》云:“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古代礼制的核心是宗法制度。宗法之宗字上从“山”,屋顶形,下从“示”,神主也,凡有神主的地方即为宗庙。宗法即宗庙之法。客家围正是民居与宗庙的结合,上堂即为祖公堂,是最神圣的地方。因而,聚族而居的客家围,从形式到内容,综合起来就成为古代礼制的活化石。
    在各种形式的客家围的中轴线上,大都建有祖公堂,即陈放祖公牌和祭祀祖先的地方,一定是在上堂屋,这在围龙屋、堂横屋、四角楼和城堡式围楼中表现最为明显。祖公堂有木雕精致的神龛,里面按祖先的辈分自上而下陈列祖公牌位,自左至右则按“左昭右穆”的顺序排列,不得错乱。深圳龙岗区坑梓镇松坪村黄氏江夏堂的堂联云:“尊祖敬宗萃百代冠裳如在,光前裕后衍万年昭穆无疆。”此外,客家人也有专门的祠堂(宗庙),但祠堂也可以住人。
    客家人逢年过节到宗庙或围屋上堂祭祖,是十分隆重的。要用“三牲”  (猪肉、鱼、鸡)、各式糕点和水果等,子孙们穿戴整齐烧香、点烛、读祭文、行跪拜礼。门口贴对联,放鞭炮。旧俗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凡生男孩者要到祖公堂“上灯”  (挂灯笼),现在不论生男生女均可去“上灯”,以示男女平等。正如《礼记》所云:“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这还活生生地体现在客家围的节日祭祀活动中。
    在客家围所举行的婚、丧活动,同样遵循古代礼制的传统。解放前客家人结婚,大都按《仪礼·婚礼》行事,邀请媒人婆,听信“父母之命、媒灼之言”,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六礼”。古制除纳征用币帛外,其余五礼皆用雁,而南方无雁,客家人则用鸡代替。迎亲用锣鼓、音乐、花轿和盖头(罗帕)等均与中原无异。新娘进大门到上堂拜堂,也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然后才入洞房,这也是中原的风俗。
    客家人的丧事活动在围屋的上堂举行。孝子们穿白丧服、扶杖、披麻、戴孝、着草鞋等,也按《仪礼·丧服》所说:“丧服。斩衰裳,苴絰、杖、绞带,冠绳樱,菅屦者。”用棺材人殓,扬幡出殡,土葬,自始至终一如中原古代礼制。
    聚族而居的客家人,一个围屋内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上千人,每逢岁时节日或红白好事活动,热闹非凡,同样继承中原传统。如春节祭祖拜年、舞龙舞狮,元宵放灯,清明扫墓,端午吃粽子、划龙舟,中秋赏月吃月饼,九九重阳登高,冬至吃汤丸等。它既有中原汉族节日文化的共性,又有客家节日文化的个性。
    由上述可见,无论是客家围建筑的方法和形制,或围绕着客家围开展的民俗文化活动,都从中可见渊源流长的中原古代礼制的遗风。
四、儒家思想的反映
    客家围不仅是适应当地自然和社会环境,人们为生产、生活和繁衍的需要而建设起来的居住地,同时又是保留传统文化的宝库。自西汉王朝“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便成为中原汉族以及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上层人物的正统思想,“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是写照。我们走进客家围,到处都充满儒家思想文化的气息。进入深圳龙岗罗氏鹤湖新居的大门楼,迎面就是牌坊上石雕的“亲仁犹在”四个字,这正是儒家的“孝悌”、“仁爱”观念的反映。在粤北的“四角楼”和深圳的围楼中,不仅有中轴线上的祖公堂,而且在后围中间多见有龙厅或高于堂屋和碉楼的望楼(三至五层),在全围楼中占至高统领的地位,实际上是大家族的议事厅和学校,让本姓宗族子弟在这里接受儒家的思想文化教育。粤北始兴县隘子镇著名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客家满堂围,其中间一座高于三层围楼“唯我独尊”的四层望楼,便是学校,冠以“太子楼”的美称,可见客家人对儒家思想文化的渴求,是多么的虔诚。
    “耕读为本”,“学而优则仕”,是以往客家人的思想和行动的准则。许多客家围的大门口或祠堂前都树有石笔(梅县俗称“旗杆夹”),上面刻有“大清XX年XX科进士”等。在祖公堂上,则有“进士”、“魁元”等牌匾。这些都是张扬本姓氏家族有人夺得某种功名的标志,引导和鼓励弟子们为“金榜题名”、  “光宗耀祖”而奋斗。所以,客家到处流行“蟾蜍罗,咯咯咯,唔(不)读书,有(无)老婆”的童谣,自小就教育小孩要努力读书。
客家围中的堂联,凝聚着客家文化的精华,是一种让客家子孙随时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宣传标语,创造出一种处身立事的文化氛围。这些堂联内容广泛,主要有追根溯源,寻根问祖;显扬祖德,激励后生;艰苦创业,勤俭持家;乐观豁达,情操高尚;爱国爱家,报效祖国,等等。特别突出勤俭、孝悌和读书为本的精神。如广东兴宁市黄陂镇石氏恭创围堂联:“莫谓锦堂真富贵男畏耕女畏织怠惰终需落下品;勿云茅屋无公卿士劳心农劳力殷勤必定出人才。”兴宁市宁新镇大圳罗氏四角楼祖堂联:“家声不坠唯端品;壮志欲酬必读书。”广东鹤山县坪山镇罗氏以绢公堂联:“百世雍和修孝悌,一堂敦穆教读书。”深圳市龙岗罗瑞合村罗氏鹤湖新居联堂:“慈孝友恭启迪后人昭世德;诗书礼乐缵承先诸振家声。”惠阳县镇隆镇大山下村崇林世居堂联:“所学诗书绵世泽,还期孝友振家声”等。综观客家围的对联,中原华夏传统文化——儒家思想贯穿始终,这是客家人与中原汉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也是南粤客家围屋成为传统文化宝库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客家围从外到内,从形式到内容,都是传统华夏文明的结晶。更为可贵的是,中原地区因历史和社会原因早已失传或淡化了的文化内涵,都可以在现存的客家围中找到,换句话说,华夏传统文化的精华还活生生地保留在客家围中。
五、佛、道文化的反映
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除佛教文化为汉代从天竺(印度)传人外,儒、道皆为正宗的中原文化。客家人不仅从中原带来了儒家文化,同时也带来了佛教和道教文化。他们崇信儒、佛、道,同时又是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的多神论者,这是客家南迁后中原文化与当地的土著文化相融合,形成多元文化的反映。
    在广东客家的中心区梅县,佛教始于南北朝,盛行于唐朝五代,现存著名的阴那山灵光寺,就始建于唐朝。广东客家地区博罗县罗浮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客家地区不仅佛寺众多,道观也到处可见,人们还把佛、道教引入客家围内。有些客家围的祖公堂上,就有观音菩萨的画像或塑像,在祭祖的同时也拜观音。客家人在办丧事时,请在寺庙里侍佛的和尚(男)或斋嬷(女)来“做斋”,即念经超度亡灵。斋嬷住在寺庙吃斋(素)而不削发,与削发的尼姑不同。她们“做斋”时长发挽髻,一袭黑衣、黑裙,整齐清洁,光彩照人,边念、边唱、边跳,颇具神韵。我想,这大概是由汉文化、楚文化和南越文化糅合而成的独特的客家佛教文化。
    客家人对道教的崇拜,不仅表现在各地都有道观和道士,在家里还祭“先师”、贴符咒等,而且把阴阳八卦融合到客家民居建筑之中。我们在广东饶平县饶洋镇赤堂村,发现有八角(八卦)形的詹氏圆土楼——听捷楼,此楼在清代出了九个进士,故有“八角九进士”的盛名。也有些客家围把八卦作为中堂顶上的藻井装饰。有的在建围屋时,用一块石板刻上金、木、水、火、土五个字,以“五行石”作为堂屋后花头(半月形)的勒脚石,起奠基的镇邪作用。在客家围的门楼、厅堂或梁柱上,常有石雕、木刻或黄纸印的八卦图与太极图。基本图式有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先天洛书八卦、后天洛书八卦、先天河图八卦、后天河图八卦和兽头八卦符等,请风水师或法师来安装,仪式隆重,以此作为镇邪护宅之用,祈求家族兴旺,生生不息。我们在粤北翁源县江尾镇长江村,还发现一处椭圆形的夯土、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