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绿竹与年一同新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来源作者:沁 园 编辑人:荆书剑 发布时间:2013-01-25 11:54:00

一丛矢竹生长在北方,而且是在雪花飞舞的季节,你或许有些不信,然而这却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我在新年到来的前夕走进一个村庄,那里的人们正在以地为席,以木板当桌,在红艳艳的纸上随兴挥毫泼墨。新写的春联铺展开来,伫立院中的人们一边赏观,一边按己所好进行挑选,等待把美好的祝愿贴上门框。

这是一个标准的乡村场院,场院的正中是一个木板搭成的台面,此刻,成了几位书法家施展笔墨的天地。在乡村,虽然懂书法的不多,但总有几位得道的高人,写得一手好字。甚至让人不敢相信,那飘逸流动、从容舒展的行草,是出自世代务农的乡人手笔。

贴春联是乡村的风俗,大红的春联在乡下不仅要贴,而且还要贴得好看,年年更新不落俗套。但我下乡的目的不是观赏新年的春联,而是想看看村里人家种的一蓬蓬青竹。去过好几次江南,见过竹海竹山,还是感觉江北矢竹更令人喜欢。这种竹耐寒性强,适宜在零下几十度内生存。北方人种竹,大都以这种竹为范本,而南方的竹子则没有这耐寒的性能。

那天是乡下的大集,我因为想念那些植在墙脚、门口、廊道边上的绿竹,于是随着文联组织的文化下乡活动来到这个村子。幼年时,我曾在这里居住,后来跟随大人迁移他乡。几十年了,村子有了不小的变化,但熟悉的道路还在,不少人家院内仍然有一蓬绿竹郁郁葱葱。由此方知虽时过境迁,村人种竹的习惯却没有改变。

不知因其种竹所致,还是村风本就质朴,这里人们不但勤于躬耕,还乐于洁整,环境优美,家庭和睦。听老一辈人说,此地本无竹,只因几百年前山里来了个和尚,在这里建起寺庙。他静心修行,乐善好施。不意寺中竟长出树木,生出丛丛修竹。自此以后,竹子便在这个山村广为种植。有了绿竹,山上的泉水开始丰沛,由混浊变为清澈,有的泉水冰冷凌冽,有的泉水温暖柔和,人们从山中引泉至自家小院,尽情享受泉水的润泽。

这个小小的村子叫新庄。在北方,这样的山村并不少见,蓝天白云,青山绿树,粉墙红瓦。近几年,县里打造“最美乡村”,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旅游开发,人们来这里观光旅游,在这里赏竹观景,享受田园的温情,村庄的静谧,以及一场不被打扰的好梦。竹种在门口,以青葱葳蕤展示院中生机;竹种在窗下,以梅鹊窗花映照节日喜气;竹种在溪边,以北方的清雅致媲美江南的婉约……

每年春节,除了在门窗庭院贴上的大红“福”字,新年插竹也是这里不可缺少的风俗,人们把整棵竹子砍下“种”在墙边,当成寒冷冬天清新的点缀。地下是院中新雪,地上是修竹绿叶,现出轻盈盈的白,透出鲜灵灵的翠。除夕,挑一根鞭炮在上面点燃,不绝入耳的,不仅是那噼啪炸响的鞭炮,还有人们欢畅舒心的笑声。

有副春联写得好:“绿竹别其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我想表达的,也正是这样一个美好的祝愿。

上一篇 花、树和青苔

下一篇 温暖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