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回家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来源作者:朱殿勇 编辑人:荆书剑 发布时间:2016-09-22 17:34:14

下午醒来,忽然感觉莫名地难受。早上在老家大门口与轮椅上的父亲、苍老的母亲依依惜别,分明听到母亲的抽泣声,看到父亲泛红的眼睛,便假装轻松,与母亲拥抱,拍着她弯曲的后背,然后与父亲的手紧紧相握,轻声说:“还回来呢,过了中秋就接你们来郑州新房子住,有电梯。”

仲秋时节,对于我有着双重意义,父亲农历八月十五前夕过生日,自然多了一份喜庆。在外工作,起初一个人回家,再后来两个人回家、三个人回家,人多热闹,父母亲每年都盼着这个日子,希望儿媳和孙子回家。尽管路好了、车有了,回家方便了,可人到中年,正爬坡过坎,不敢因家事误工作,父亲生日并不那么巧地都赶上周末,但即便再忙,哪怕一个人也要赶回。

9月3日,农历八月初三,下午四点半出发,媳妇提前买好了月饼。车到家时比预计晚了40分钟。父母从饭店要的饭菜,热了又热,却没有动筷,一直焦急地等待着我们。

晚饭后,借着灯光,看亲友微信众筹募集的资金给父亲买的生日礼物——崭新的带顶篷的电动三轮车,看旺盛挺拔的翠竹倚墙,听秋虫在院角呢哝。农家院花木葱茏,祥和、静谧、惬意。这就是魂牵梦绕的家啊,逡巡院落,怎么也看不够。

在小书屋,父亲把记满短信的笔记本拿给我看,当然这一条条短信,都是非常熟悉的。我每周至少发上两条短信,向父亲请安,内容五花八门,有天气预报、哲理名言、时尚段子、心得体会、日常工作等等。我知道,父亲有记录的习惯,他像记日记一样,把孩子们发回的短信誊抄在本上,记上日期甚至起上标题,重点处标上红线。

小小的短信,让父亲和孩子们联系在一起。父亲说,现在手越来越不听使唤,有些颤抖。毕竟是八十六岁的老人,读过私塾、当过公社综合厂会计的父亲,字已不如从前那般遒劲有力,笔画曲曲弯弯,每一笔似乎不用力都难以写就。而父亲坚持书写,记录了几大本,有的甚至张贴在过道的墙上。等儿子到家,他总是展示给大家看,这成了父子交流的话题,重要的是老人有很多不太明白的地方,要儿子再解释给他听。

——8月23日,《暖心而至》:“今日0时38分,处暑。‘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一场秋雨一场寒’,处暑后早晚温差加大,养生要防燥、不贪凉,宜早睡早起,吃清热安神食物。玄蝉无停号,秋燕已如客。时序更替,早安问候,暖心而至,一如既往。”

——8月25日,《早读摘要》:“老人们也许比我们更需要成就感,他们辛劳了一辈子,儿孙们总希望他们能颐养天年,生怕他们累着,什么也不让他们干。但是在某一刻,他们也许会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没用的人,然后他们会伤心。也许孝敬老人更好的办法是,带着他们一起做有意义的事儿。”

母亲在一旁掐着麦草辫子,静静听老伴和儿子说话,听儿媳说忙忙碌碌的琐事,津津有味,不觉已是深夜。平常父亲是晚八点洗漱上床,儿子的归来打破了他雷打不动的作息时间。

次日清晨六点,父亲早起,用凉水洗脸,他多了一道洗眼的程序,这是父亲保护视力的养生之道。

“咱们回村看看吧。”我提议。

十几年前搬家到柏油路边的元和观,与村子相距半里地。乡亲都有早起的习惯,早早地在地里劳作。街道已经没有乱堆乱放的境况,一街两行栽植有供观赏的花木和冬青。

与那些熟悉的都能喊上名字的乡亲和近邻热情地打招呼,握手,寒暄,问候。

变化最大的是哑巴叔。他作为兜底的贫苦户,享受了危房改造的政策,乡里帮着新盖了两间平房,拉起了四四方方的砖墙院落。他呜哩呜喇地喊着,开心地咧嘴露出剩余的两颗牙。

回家方知道,与父亲最要好的老队长芒叔前不久去世了。父亲当生产队会计时,他当队长。本想探望,没想到竟然走了,隔着高高的玉米垄隐约可见田间的新土,心里不免悲伤。

芒叔晚年身体一直不好。这些年,父亲基本上每天都要坐着电动轮椅回村和芒叔说话,芒叔则开着他的电三轮拉着父亲去逢会赶集听戏。两人当年是生产队的好搭档,晚年依然是相互慰藉的好伙伴。

现在,常常有外村不知情的人问父亲:“跟你在一起的老队长怎么没来赶集啊?”无奈而落寞的父亲答道:“来不了了,到那边去了。”

在村部,与割草的村支书东发唠嗑,谈道路复修和发展打算;看望做烟酒百货生意的三叔一家,收获了他的热情、青菜和冬瓜,还有煮熟的柴鸡蛋、嫩玉米棒子。回家来,吃过二姐从集镇上买回的妈糊,母亲连梯子都提前架好,让我把院中梨树上给孙子留的脆梨摘下来打包。回程时,县城的大哥追到高速路口,带来了鹿邑的特产观堂麻片,让弟媳捎给侄子的姥姥。

回家的时光短暂,却如熬制的老汤,醇厚浓郁,回味无穷;回家的点点滴滴,虽平平常常,却是视若璀璨珍宝,粒粒闪光;回家的喜悦多多、收获满满,充盈心间。而归来后回神凝思,那份沉甸甸的亲情、乡情,让泪水不觉间爬满脸颊。这时我才悟过来,亲人相聚之时,那泪水,一直在忍着。

上一篇 宛人范蠡

下一篇 快板说唱十九大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