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土窑洞走出演奏家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来源作者: 刘向东 李霞 编辑人:荆书剑 发布时间:2017-12-22 15:55:13

维也纳金色大厅。中国葫芦丝演奏乐团专场演出。来自孟州农村、44岁的国家一级演奏员耿建光领奏的葫芦丝名曲《雪莲花开》,把听众带入了西域风情之中。

一曲终了,掌声雷动。耿建光激动不已,他又想起了故乡……

烙印

北杨村,孟州市西北部最偏远的村庄,有一孔土窑洞是耿建光生长的地方。7岁时的一天,耿建光放学回家,突然听到一阵奇特的乐声,高亢、明亮中透着洋洋喜气,让他忍不住跟着手舞足蹈。寻着声音,他不知不觉来到一个院子。原来,这家正办喜事,雇了响器班,几个民间艺人鼓着腮帮吹着像喇叭一样的玩意儿。“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啥是唢呐。”

拥有一支唢呐成了心愿。让家人买?想都不要想。当代课老师的父亲每月不到10元的工资,要养活老老小小十几口人。怎么办?看着在缝纫机前缝补的母亲,耿建光计上心来:用塑料线锭接上柳树条拧成的柳笛,不就是唢呐吗?

“吹着蛮像回事儿,可就是不成调。”再大一些,耿建光不仅知道唢呐能吹出美好的声音,笛子也能。

同班一个同学就有笛子,耿建光眼热得不行。软硬兼施借来,比葫芦画瓢把自家蚊帐竿截一节,用烧红的粗铁丝在上面钻孔时,竹竿一滑,铁丝钻到了他的手,留下了永久的疤痕。

“就是这支不成调的唢呐和在我手上留下烙印的竹笛,伴我度过了儿时,完成了音乐对我的启蒙。”耿建光说。

痴迷

不是吹口琴就是吹笛子。初二那年,郑州一家音乐学校招生,两个叔叔撺掇他去考考看。第一关是面试。老师瞟着眼前这个农村装束的半大少年,问:“你会什么?”答:“我会唱歌。”

一首《十五的月亮》唱完。“不错,音很准。会开谱吗?”老师问。“啥是开谱?”耿建光反问。

谱子到了手上。看着纸上的阿拉伯数字,耿建光乐了:这就是开谱啊!

没事时,耿建光整天就是翻看音乐课本,早就把音阶、节奏揣摸熟了,唱简谱不是问题。“你小子有天赋,我带了!”老师当场表态。

在音乐学校,耿建光如鱼得水,还被招进了学校乐队。然而,固执地认为他“不务正业”的父亲终于忍无可忍,断了他的经济来源,学没上完,耿建光回到了老家。

在工厂干过宣传队员,在学校当过音乐教师,跑过出租车、串过歌厅夜场……随后六七年,耿建光感觉自己像一个浮萍,没有根,找不到“家”。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耿建光在当地创建了一家歌舞团,长年累月大江南北奔走演出。这期间,和宋祖英、毛阿敏、阎维文、六小龄童、陈佩斯等众多明星同台演出过,每到一处,鲜花,掌声……

2003年,葫芦丝这一少数民族乐器刚传到孟州,耿建光便对它有了浓厚兴趣。买来光盘自学,擅长管乐的他几个月就学会了吹奏,并于当年登上了当地的春晚舞台。

听说有人用20米的软管吹葫芦丝,耿建光想来一次大胆尝试:在葫芦丝上连接百米软管吹奏,岂不是更有轰动效应?他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小时候和小伙伴们玩憋气,一个猛子扎进水里,他总是最后一个探出头,肺活量够用。

耿建光从20米起练。现实却并不顺畅——气息到了,音乐声还在管中流动,气息、声音的连接都不完美。“但我找到了窍门:提前运气,掌握好气息和节奏。”

软管长度10米10米地增加。耿建光的嘴唇肿了,扁桃体发炎了,呼吸困难。但休息几天后,他又继续练。整整三个月,耿建光确信自己能够登台演出时,闪亮登场。

人头攒动,掌声如潮。“啧啧,耿建光能用百米长的软管吹葫芦丝呢!”

喜悦并没持久。当他去江南一个城市演出时,外地一个演出团的演出还没结束。台上,一个儒雅的中年男人正在吹葫芦丝,娴熟的技巧、亮丽的音色、恰到好处的情感表达,瞬间让他有了自惭形秽的感觉:百米软管算什么啊?音乐是表达意境的,不是拼蛮力的!

该让自己沉淀下来了。耿建光不再到处演出,他先后去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高校,低调做人,高调学艺。

传承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现在国家大力提倡传统文化,我觉得我有责任有义务把民乐推向全世界,让更多人喜欢中国的民族音乐。”

耿建光还把二十出头的儿子从小学就带进了“门”。

自费几十万元购置音响、灯光、乐器,耿建光组建了自己的民族管乐队,在当地乡镇举办了几十场“回馈家乡父老”公益演出,吸引了五六十名民乐爱好者加入;成立葫芦丝爱好者沙龙,组织爱好者们汇聚一堂切磋技艺;还参加了美国洛杉矶举办的中国文化周葫芦丝专场音乐会,用音乐为媒体,在更大的范围推广中国民族音乐……

“我更想做的事还是让民乐发扬光大。”耿建光说,他和十几所中小学联手,开展了“民族乐器进课堂”公益推广活动。几年下来,已经有两万多名中小学生听过他的音乐课。“让兴趣成为他们最好的老师,让中华传统文化后继有人。”

如今,耿建光带的学生有多人获省器乐大赛一等奖,也有多名学生考进知名音乐院校。他头顶的光环也有了很多: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音乐家协会排箫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竹笛专业委员会理事……不过,他真正在乎的是推广中国民族音乐。

“看到我演奏的民乐能引起外国听众共鸣,我就对中国民乐的传承更有信心了。”耿建光说。


-->

维也纳金色大厅。中国葫芦丝演奏乐团专场演出。来自孟州农村、44岁的国家一级演奏员耿建光领奏的葫芦丝名曲《雪莲花开》,把听众带入了西域风情之中。

一曲终了,掌声雷动。耿建光激动不已,他又想起了故乡……

烙印

北杨村,孟州市西北部最偏远的村庄,有一孔土窑洞是耿建光生长的地方。7岁时的一天,耿建光放学回家,突然听到一阵奇特的乐声,高亢、明亮中透着洋洋喜气,让他忍不住跟着手舞足蹈。寻着声音,他不知不觉来到一个院子。原来,这家正办喜事,雇了响器班,几个民间艺人鼓着腮帮吹着像喇叭一样的玩意儿。“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啥是唢呐。”

拥有一支唢呐成了心愿。让家人买?想都不要想。当代课老师的父亲每月不到10元的工资,要养活老老小小十几口人。怎么办?看着在缝纫机前缝补的母亲,耿建光计上心来:用塑料线锭接上柳树条拧成的柳笛,不就是唢呐吗?

“吹着蛮像回事儿,可就是不成调。”再大一些,耿建光不仅知道唢呐能吹出美好的声音,笛子也能。

同班一个同学就有笛子,耿建光眼热得不行。软硬兼施借来,比葫芦画瓢把自家蚊帐竿截一节,用烧红的粗铁丝在上面钻孔时,竹竿一滑,铁丝钻到了他的手,留下了永久的疤痕。

“就是这支不成调的唢呐和在我手上留下烙印的竹笛,伴我度过了儿时,完成了音乐对我的启蒙。”耿建光说。

痴迷

不是吹口琴就是吹笛子。初二那年,郑州一家音乐学校招生,两个叔叔撺掇他去考考看。第一关是面试。老师瞟着眼前这个农村装束的半大少年,问:“你会什么?”答:“我会唱歌。”

一首《十五的月亮》唱完。“不错,音很准。会开谱吗?”老师问。“啥是开谱?”耿建光反问。

谱子到了手上。看着纸上的阿拉伯数字,耿建光乐了:这就是开谱啊!

没事时,耿建光整天就是翻看音乐课本,早就把音阶、节奏揣摸熟了,唱简谱不是问题。“你小子有天赋,我带了!”老师当场表态。

在音乐学校,耿建光如鱼得水,还被招进了学校乐队。然而,固执地认为他“不务正业”的父亲终于忍无可忍,断了他的经济来源,学没上完,耿建光回到了老家。

在工厂干过宣传队员,在学校当过音乐教师,跑过出租车、串过歌厅夜场……随后六七年,耿建光感觉自己像一个浮萍,没有根,找不到“家”。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耿建光在当地创建了一家歌舞团,长年累月大江南北奔走演出。这期间,和宋祖英、毛阿敏、阎维文、六小龄童、陈佩斯等众多明星同台演出过,每到一处,鲜花,掌声……

2003年,葫芦丝这一少数民族乐器刚传到孟州,耿建光便对它有了浓厚兴趣。买来光盘自学,擅长管乐的他几个月就学会了吹奏,并于当年登上了当地的春晚舞台。

听说有人用20米的软管吹葫芦丝,耿建光想来一次大胆尝试:在葫芦丝上连接百米软管吹奏,岂不是更有轰动效应?他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小时候和小伙伴们玩憋气,一个猛子扎进水里,他总是最后一个探出头,肺活量够用。

耿建光从20米起练。现实却并不顺畅——气息到了,音乐声还在管中流动,气息、声音的连接都不完美。“但我找到了窍门:提前运气,掌握好气息和节奏。”

软管长度10米10米地增加。耿建光的嘴唇肿了,扁桃体发炎了,呼吸困难。但休息几天后,他又继续练。整整三个月,耿建光确信自己能够登台演出时,闪亮登场。

人头攒动,掌声如潮。“啧啧,耿建光能用百米长的软管吹葫芦丝呢!”

喜悦并没持久。当他去江南一个城市演出时,外地一个演出团的演出还没结束。台上,一个儒雅的中年男人正在吹葫芦丝,娴熟的技巧、亮丽的音色、恰到好处的情感表达,瞬间让他有了自惭形秽的感觉:百米软管算什么啊?音乐是表达意境的,不是拼蛮力的!

该让自己沉淀下来了。耿建光不再到处演出,他先后去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高校,低调做人,高调学艺。

传承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现在国家大力提倡传统文化,我觉得我有责任有义务把民乐推向全世界,让更多人喜欢中国的民族音乐。”

耿建光还把二十出头的儿子从小学就带进了“门”。

自费几十万元购置音响、灯光、乐器,耿建光组建了自己的民族管乐队,在当地乡镇举办了几十场“回馈家乡父老”公益演出,吸引了五六十名民乐爱好者加入;成立葫芦丝爱好者沙龙,组织爱好者们汇聚一堂切磋技艺;还参加了美国洛杉矶举办的中国文化周葫芦丝专场音乐会,用音乐为媒体,在更大的范围推广中国民族音乐……

“我更想做的事还是让民乐发扬光大。”耿建光说,他和十几所中小学联手,开展了“民族乐器进课堂”公益推广活动。几年下来,已经有两万多名中小学生听过他的音乐课。“让兴趣成为他们最好的老师,让中华传统文化后继有人。”

如今,耿建光带的学生有多人获省器乐大赛一等奖,也有多名学生考进知名音乐院校。他头顶的光环也有了很多: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音乐家协会排箫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竹笛专业委员会理事……不过,他真正在乎的是推广中国民族音乐。

“看到我演奏的民乐能引起外国听众共鸣,我就对中国民乐的传承更有信心了。”耿建光说。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