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河南省先进文化研究会爱心研学基地在登封揭牌

7.20志愿者爱心助农活动同时举行

来源:河南文化网 来源作者:李燕 文/图 通讯员 黄建松 徐钰琬 编辑人:李 燕 发布时间:2021-10-25 18:03:32


术村86岁的老奶奶精气神十足地说起了快板

中岳嵩山连绵秋雨初霁,颍河之源融融爱心暖人。10月24日,河南省先进文化研究会爱心研学基地在登封市揭牌!同时,由河南省先进文化研究会、河南省建设文化协会、7.20志愿者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爱心助农活动也在近40位志愿者的爱心善举中拉开了序幕。

省先进文化研究会会长弋梅荣,省建设文化协会会长黄海,省先进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郑州7.20志愿者工作委员会总督导周鹰等与石道乡术村支部书记郑怀乾、嵩少种植合作社董事长术志闯一起,为河南省先进文化研究会研学基地揭牌。

活动中,郑怀乾致欢迎词,术志闯介绍了嵩少农村合作社发展状况及受灾情况,弋梅荣介绍了颍河之源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以及在此挂牌的缘由,黄海、辛豪杰也先后讲话。志愿者李志红深情朗诵弋梅荣创作的诗歌:郑州 “7.20 ” 志愿者之歌 :《志愿者 善爱里盛开的花朵》。

助农救灾 累并快乐着

40名爱心志愿者不辞辛苦,从四面八方集结到登封市石道乡术村助农救灾,为灾难中的嵩少种植合作社千亩果园助力献爱心。术村妇女们担着花篮,扭着秧歌,盛装起舞,祈求风调雨顺,年年有余,现场一派盛世祥和的气氛。简单仪式之后,志愿者们涌入果园,摘桃割草清理果园。志愿者曹建华在田间地头跳起了欢快奔放的新疆舞,术村一位86岁的老奶奶精气神十足地说起了快板……志愿者们不怕苦,不怕累,一身灰,一头草,他们累并快乐着。

河南省先进文化研究会会长弋梅荣即兴赋诗《颍水春耕田歌起》:

在颍河的源头

我看见一头 远古的牛

拉着一把 春秋的犁

一位郑囯的大夫

吟唱着“农耕曲”

这把犁 耕种在百姓心里

长出了五谷丰登 吉祥如意

有一位叫郑庄公的皇帝

把千古的悔恨

挖在了黄城黄泉里

不到黄泉不相见

一颗冷冻的孝心 在“黄泉"复苏

“颍水春耕” 印在了历史的封面

让嵩山 盈满了诗情和画意

颍河岸 十里桃花

芬芳扑鼻

基地授牌缘于奉献和大爱

鉴于术志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热衷奉献的大爱情怀,河南省先进文化研究授予嵩少种植园种为河南省先进文化研究会爱心研学基地。

河南省先进文化研究会爱心基地嵩少种植园位于四渎八流之一的颍河源头之上,这里的珍珠泉千古不竭,清冽的颍河水承载着几千年的华夏文明,绕美丽的术村和种植园潺潺流过;这里土地肥沃,瓜果香甜,老人长寿。

颍河源头土生土长的嵩少种植合作社董事长术志闯,立志通过生态农业种植改变家乡面貌。在术村承包了1000多亩良田,生态种植黄桃冬桃杏子和芥菜等果蔬。“术师傅”剁椒酱荣获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它系列产品也畅销省内外。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术志闯开始关注并参与支持文化公益事业,追随河南省先进文化研究会参加文化慈善抗洪救灾等多项文化及慰问活动。尤其令人感动的是,在“7·20”水灾淹没了千亩种植园、数千棵挂果的桃树被毁、生产厂房和机器被淹、储满果实的冷库被冲毁的情况下,他依然不忘救灾,坚持随省先进文化研究会到新密重灾区慰问抗洪救灾的英雄干警。

颍水春耕发源地的历史典故

颍河之源是嵩山八大景之一的颍水春耕发源地,历史悠久。自古以来,这里的百姓勤劳、民风淳朴。相传春秋战国时期的郑国大夫颍考叔勤政爱民,带头垦荒耕耘,在颍源附近还建了座宅院。每年“惊蛰”时节,他率领家人和乡亲套牛扬鞭,扶犁春耕,吆喝声与歌声交织,一幅幅动人的春耕画面映入颍水之中。自此,颍水两岸薄田变沃土,土地由一年种植一季变成了一年两季种植,庄稼年年丰收,家家麦满囤,户户谷满仓,人民安居乐业,祥和幸福。颍源百姓为了纪念颍考叔,就把他的住宅改称为“颍考叔庙”。每逢农历二月二,十里八乡的百姓都来这里赶“庆丰会”。三天的庆丰会人声鼎沸,热闹异常。小伙儿们用长杆抬着“颍考叔”的神像,姑娘们手扶娇杆婀娜起步,前走走,后闪闪。村民们唱着颍考叔创作的“春耕曲”乘兴来赶会:“春风吹兮地苏醒,庄户人兮早春耕。勤耕耘兮地不懒,秋天来兮五谷登。盼岁月兮长如此,举国上下歌升平。”歌声在颍河两岸唱响,回荡在历史的深谷。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