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敦煌佛光照进故宫午门 复制洞窟重现丝路华彩

敦行故远 故宫敦煌特展

来源:新浪网新闻中心 来源作者: 编辑人:李 燕 发布时间:2021-12-06 16:13:12

敦煌佛光照进故宫午门 复制洞窟重现丝路华彩“敦行故远:故宫敦煌特展”由文化和旅游部、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承办。展览位于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分为四个展厅,三个展览单元,分别为:西雁翅楼展厅(一单元“丝路重华”)、午门正殿展厅(二单元“万象人间”)、东雁翅楼展厅(三单元“保护传承”)、午门西马道下的复制洞窟。此次展览共展出文物188件,故宫博物院展出文物47件,敦煌方面展出文物141件,其中包括敦煌研究院展出自身藏品44件以及甘肃省博物馆等11家博物馆和文博单位选取的与丝绸之路有关的精品文物97件。在午门西马道下临时展厅还同时展出敦煌莫高窟第285窟、第220窟和第320窟三个复制洞窟。让观众近距离体验作为中华文明千年华彩汇聚的两大代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及利用的两大基地——敦煌石窟与故宫的独特魅力。

敦煌佛光照进故宫午门 复制洞窟重现丝路华彩西雁翅楼展厅由“丝路漫行”“信念所成”“庄严净土”“壁上丹青”四部分组成,以大量丝路文物、敦煌壁画和雕塑临摹作品展示丝路上的敦煌发展史、石窟的营建与壁画雕塑艺术。展厅专门设计了一个意象的甬道长廊,两侧用飞天图案铺满。

敦煌佛光照进故宫午门 复制洞窟重现丝路华彩“敦煌”简,汉(公元前202-公元220年),敦煌博物馆藏。1980年敦煌汉长城千秋燧采集。墨书“敦煌”二字,汉隶书体。

敦煌佛光照进故宫午门 复制洞窟重现丝路华彩出入关刺,汉(公元前202-公元220年),敦煌博物馆藏。简为松木制成,上端圆形,圆头部分有网格纹,中间有孔,是关于吏妻出入玉门关的实时记录文书标签。

敦煌佛光照进故宫午门 复制洞窟重现丝路华彩“肩水金关”签牌,东汉(公元25-220年),甘肃简牍博物馆藏。签牌是地方政府为前往异地的人发放的通行证。汉代烽塞关城“肩水金关”是张掖郡肩水都尉所辖的一处重要关卡,为河西走廊进入居延地区的必经之路。

敦煌佛光照进故宫午门 复制洞窟重现丝路华彩候粟君责寇恩事简册,汉建武三年(公元27年),甘肃简牍博物馆藏。该简是东汉建武初年甲渠候官粟君和客民寇恩之间发生的一宗经济纠纷案卷。居延县官员们在处理这件民事纠纷时并没有偏袒粟君,而是对案件进行了较为公正的判罚。这份法律文书档案反映了当时民事纠纷诉讼、审讯和结案的整个司法程序,是东汉时期西北地区基层法律诉讼的活态样本。

敦煌佛光照进故宫午门 复制洞窟重现丝路华彩饰酒神狄俄尼索斯纹和狮纹鎏金银盘,罗马(公元2-3世纪),甘肃省博物馆藏。银质鎏金,盘内壁满饰浮雕花纹,外圈饰勾联葡萄卷草纹藤蔓,其间栖息多只禽鸟。中圈内周环列十二个头像,或为希腊神话中的奥林匹斯山十二神。中心高浮雕,倚花豹而坐的裸体男性为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俄尼索斯。此盘发现于丝绸之路甘肃段的黄河渡口,是研究中西方交流的重要实物资料。

敦煌佛光照进故宫午门 复制洞窟重现丝路华彩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卷,唐(公元618-907年),长25.7厘米,宽320厘米。敦煌研究院藏。1900年莫高窟藏经洞出土。该经卷是印度大乘佛教密教经典。“佛顶尊胜”,是密教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的五佛顶之一,释迦院的五佛顶中以释迦牟尼佛顶显现的轮王形佛顶尊最为殊胜,因此密教以佛顶尊作为本尊,修持息灾除病之法,称之为尊胜法。“陀罗尼”密教之意为真言。

敦煌佛光照进故宫午门 复制洞窟重现丝路华彩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常书鸿临摹),莫高窟第217 窟,盛唐(712-766)。画面依据佛陀波利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序文绘制,记述了罽(ji)宾国僧人佛陀波利翻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的缘由。作品对于自然的描绘十分精彩,图中青山叠翠,细水蜿蜒。旅人们穿行在青山绿水间,头戴帷帽的妇女,西域式的城郭,构成了一幅田园诗般的山水画。这些山水以线条勾勒轮廓,青绿重彩,应是画史记载的青绿山水画法,在中国绘画史中占有相当的地位。

敦煌佛光照进故宫午门 复制洞窟重现丝路华彩舍利石棺。五代(公元907-960年),长47.8厘米,高28.2厘米,甘肃省博物馆藏。甘肃灵台县城胜果寺出土。石棺灰白砂岩质,采用浮雕、减地雕刻而成。棺盖前方雕迦楼罗护法神,两侧为龙、虎。棺身上部一周仰莲,棺前双扇门,门两侧全身戎装站姿天王;棺左侧迎佛图,佛结跏趺坐乘祥云而来,后随二弟子,前有迎佛七人,或拱手,或持乐器演奏;右侧涅槃图,佛侧卧于长方形塌上,周围十二弟子举哀,神情各异,悲痛欲绝;棺座上下沿一周仰覆莲瓣,中部长方形方格。

敦煌佛光照进故宫午门 复制洞窟重现丝路华彩金棺、银椁、铜匣、舍利瓶及石函(一组五件)。唐(公元618-907年),甘肃省博物馆藏。1964年泾川县大云寺塔基出土。这套佛舍利套棺,由金棺、银椁、铜匣及石函组成,是最早将中原传统棺椁葬制纳入佛教的例证,开创用棺椁瘗葬舍利的先河,反映唐代在舍利瘗葬制度上的划时代变革。图为金棺、银椁、铜匣、舍利瓶。

敦煌佛光照进故宫午门 复制洞窟重现丝路华彩图为舍利瓶和金棺。

敦煌佛光照进故宫午门 复制洞窟重现丝路华彩观无量寿经变(复制),莫高窟第172窟, 盛唐(公元712-766年)。画面以多视角来展示复杂的建筑空间,表现众多建筑之间檐牙相接、错落有致的节奏与韵律感。画面以俯视的角度,绘制出一座布局对称、多进深的大型寺院,而中轴线上的殿阁则以仰视的手法,使佛殿更显高大恢弘。此幅画作与同窟北壁的净土寺院都属于盛唐建筑画杰作,而两壁单体建筑形制、分布各有不同,表现了寺院布局的多样性。

敦煌佛光照进故宫午门 复制洞窟重现丝路华彩刺绣佛画,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敦煌研究院藏。1965年莫高窟第125-126窟之间崖缝出土。这件刺绣佛画属寺院供奉物,残存原件的三分之一,包括说法图、横幅花边。虽残损严重,仍可见一佛、一菩萨、五位供养人以及各种纹饰。通过佛座下方残存发愿文“广阳王慧安(元嘉)造”等字样,可知为公元487年,北魏广阳王元嘉供奉的刺绣佛像残片。此绣品是我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一幅满地绣佛像,在针法和色彩的运用上都比汉代刺绣更加进步,代表了当时先进的纺织技术,是研究北魏佛教艺术与佛教信仰以及研究中国刺绣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