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薛运达:把老房子和创意拧在一起

来源: 来源作者: 编辑人:荆书剑 发布时间:2012-09-15 09:57:55

他来自黑龙江鸡西,为人豪爽,对身边的资源有一种天生的整合能力,会主动的为各种场合的人“保媒拉线”,总在不经意间促成行业合作的一段段佳话。

艺术专业的科班出身,让他对文化创意有着天生的敏锐,对老房子乐此不疲的改造,让9个尚8园区从简陋的旧厂房在文化和创意的装点下,变成响当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品牌。

经过一个多月的约访,最终与薛运达的见面定在了北京华贸中心的一个咖啡店里。薛运达说,从落地窗能清楚地看到这个城市的周末生活,在明亮的环境中可以安静地思考。

这位尚8品牌创始人、尚8文化集团董事长一如既往地穿着他的白衬衫,他的名片也非常新颖别致——一个红色五角星徽章,背后印着他的联系方式,就像他本人一样,总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采访当天,北京一早就秋雨绵绵,第一个话题围绕着天气展开。曾经到法国留学的薛运达,在雨天想起了巴黎的景致,他说:“阴雨天气代表了那个城市的忧郁情怀,一个城市的脉络和文化肌理很重要。我感觉文化的下一个里程碑将会从一个城市的记忆开始,任何一个城市你想唤醒它,跟它交流,就要了解它最本质的文化。”

也许正是因为他骨子里这份细腻的怀旧情怀,让他从一个摄像师转变为“城市记忆的保护者和创意人”。短短几年,印有“尚8”品牌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在北京迅速发展壮大,如今发展为9个园区、年产值170亿元的规模,5年增长20倍,被业界称为“尚8传奇”。很多国内外参观者看过之后,惊喜地发现一个个破败的旧厂区被改造成文化创意产业的集中地,而薛运达则通过将“工业遗存”和“文化创意”拧在一起,为营造文化产业发展找到落脚点。

“我是1992年来到这个城市,1996年来到这条路,20年来基本没有离开这里。”谈起他与北京20年的缘分,薛运达说,他从未想过自己会从事目前的这份职业。

提起做园区赚的第一桶金时,薛运达感慨良多:“1997年,我在北京汽修六厂租了1万平方米的库房,把它改造成工作室,那里一天的租金要5000元,一个月就是15万元,在当时是一笔巨款。家里资助我10万元作为定金。其余的是用我上学拍片攒的几万元,剩下的资金是我偶尔接拍广告的收入等七拼八凑的。原本改造后的库房想出租,但却一直没有人来。3个月后,45万元的租金,交了15万元,欠了30万元,我已经濒临崩溃。”薛运达回忆当时的情形,仍有点脊背发凉。

“最后我咬咬牙坚持下来了。后来园区的第一个客户,也是我现在的好朋友王化人出现,他是从法国回来的摄影师,他来这里租下了300平方米的空间做工作室。”在这之后,王化人成为薛运达的合作伙伴,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创意企业逐渐被吸引过来租房办公,慢慢地这里变成了一个文化人集聚的地方。

随着人气的聚集,薛运达的工作室出租也开始走上正轨。薛运达介绍,当时库房出租的每平米赚一块钱,第一年就盈利200万元。薛运达说:“事实上,那时大多数人完全不知道我在做什么,我所吸引的客户也仅局限于身边的艺术家朋友,并不像现在这样有意识地引进各种类型的文化企业。”

而随着国家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提出,薛运达开始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事情正符合国家大力倡导的方向,他开始研究国家出台的诸多政策,有意识地沿着国家政策鼓励的方向发展,坚定了做下去的信心。

“我在中央美院的同学如今许多是策展人,他们常让我也回归本行。其实,回头看看我的创意产业园区,我早就是策展人了,我策划的展览就是尚8在城市中改造的一个又一个园区。这是一次城市公共文化、社区文化的展示,从宏观上说,园区就是一个大型的活态装置。”

薛运达的朋友谈起他,说此人的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明显:优点就是激情澎湃、精力充沛、创造力非凡,对艺术作品的感觉很强烈,并且特别注意细节,随身带的包、本子都创意十足,喜欢读书,目前仍在找寻一切机会学习充电,如在读北师大哲学系美学与文化创意产业专业博士和长江商学院文化创意产业高级管理EMBA;而缺点,则是逻辑性、条理性不强。

的确,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也发现,薛运达脑子转得特别快,思维发散,极具跳跃性,常常有新的想法迸发出来。

从细节考量,薛运达算不上一个好的管理者,但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能凝聚人心,善于洽谈合作。豪爽的性格再加上他天生的资源整合能力,在各种场合主动为人“保媒拉线”,总在不经意间,促成了行业里合作的一段段佳话。有朋友曾绘声绘色地描述说,薛运达和一个刚认识的人匆忙说完话,上了车又突然下车说:“晚上有个聚会,好像跟你也有点关系,一起去!” 因此,经常在薛运达组织的饭局上,若干组人被其“搭配”出清晰的合作前景。

 

尚8文化集团投资的中欧艺文之家——艺术8独具特色的空间

在园区的管理上,也是如此。“做创意产业,必须强调产业链条。”这是薛运达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他说,在“尚8国际广告园”里,不仅要有广告公司,而且要有与之匹配的摄影、后期制作、公关发布等上下游产业,才会彼此支撑,良性循环。

按照这一全新的思路和理念,尚8文化集团始终致力于园区内产业链条的上下游整合,建立公关展示、策划咨询、经纪营销、网络云平台等专业团队,对与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相关的商务、办公、展览、服务、消费、体验等环节进行资源整合,深度经营产业链条的上下游业务,大大提升园区的集聚力和竞争优势。

望着窗外的马路,薛运达说:“这一片几十年前还都是北京老的工厂和桥,现在全都变了个样子。如今,国家经济实力强大了,政策也在倡导做好文创产业,但不能急于求成,文创产业太着急会出现新问题。”

“我将尚8的经营范围定义为文化地产和产业服务经营商。”尚8文化集团战略副总裁潘宣亮对记者阐释。薛运达介绍,潘宣亮是为他的实践工作提供理论支持的专家,而潘宣亮则用“文化创意产业资源整合”概括了薛运达的工作。“尚8最早是做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到一定程度有积聚的需求才做产业园区,尚8的最大特色就是差异化、个性化的资源生态和服务,不同的园区有不同的定位。另外,尚8的模式是其他人无法复制的,别人也可能做一个园区招商,但是没有模式和标准,只是出租房屋,而不能为入驻园区的企业提供服务,这样就不能保证园区自身的差异化成长。”潘宣亮说。

在尚8,薛运达不仅仅是房东,他还研究进驻的各种业态:谁和谁是上下游关系,谁和谁有合作空间,谁和谁适合做邻居……甚至那些弱小但极具潜力的项目,究竟该如何规划,他都心中有数,许多项目他还直接出手投资。尚8已成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聚集平台和项目池,并形成了跨媒介的产业链条。搭配、合作、融合,让这些企业环环相扣。

从目前几个园区的定位来看,既有主打广告概念的“尚8国际广告园”、主打设计概念的“尚8设计园”、主打音乐概念的“尚8国际音乐产业园”、主打时尚定制概念的“尚8时尚园”,也有主打“孵化”概念的“尚8东区孵化园”、主打新媒体概念的“尚8新媒体园”、主打艺术产权交易概念的“尚8里”、主打新文艺概念的“尚8文艺园”;从建筑来源看,既有废弃厂房、烂尾楼,也有全新改造的新建楼盘,还有具有文化底蕴的老建筑;从地域看,既有位于北京市中心的,也有位于四环外的,但无一例外的是入驻企业都是由薛运达审慎决定的,并不是租赁园区空间那样简单的经济关系。

“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一开始就着眼高端品牌化发展,保护尚8品牌就像保护我们自己的眼睛一样,制定了严格的门槛和规范,对入驻园区的企业进行严格筛选。”薛运达说。也正是由于高标准、严要求的严谨管理模式,尚8吸引到不少知名企业投资合作,如罗斯查尔德集团、爱马仕、乐视网等,其合作伙伴还在不断增加中。

现在有很多人把尚8的管理总结为“连锁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经营者”。对此,薛运达解释:“一开始,我挺排斥连锁这两个字,因为连锁意味着统一和复制。但其实很多高端酒店服务业也是连锁,而每个酒店的风格是可以完全不一样的。我也希望未来在尚8每个园区的发展中,从形式感如建筑、装修,以及内容都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目前,西安荣华地产已开始选择将“艺术8”的内容镶嵌在自己地产项目中,这也是尚8品牌拆分营销的一次尝试。“未来更多的经营商会拿走一部分内容,像+86、艺术8等项目,满足他们对设计、生活、广告、电影等不同艺术门类的需求,用尚8的艺术与创意作为产业园区的发动机。”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