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作家的知音

来源:河南日报 来源作者:刘庆邦 编辑人:荆书剑 发布时间:2018-03-29 17:51:36

一般来说,作家比较敏感,自尊,内向。长期写作,使他们习惯了进入自己的内心,日复一日地自己和自己对话,而不大愿意和别人对话。偶尔说点儿家常话还可以,他们尤其不爱说关于文学方面的话题,一提文学,好像触到了他们的隐私,顿时显得有些警惕,甚至有些抵触,一句话都不愿多说。在一次作家代表大会期间,北京一家颇有影响的报纸的记者,打算专访一下王安忆,让王安忆谈谈文学创作方面的情况。记者大概担心会遭到王安忆的拒绝,没敢贸然直接和王安忆联系。记者的父亲也是一位作家,记者知道他父亲跟我相熟,而我和王安忆比较熟悉,就让他父亲找我,我再找王安忆,看看王安忆能不能接受他的专访。这样拐弯抹角,有点“托关系”的意思,可见当记者也不容易。

然而这事儿让我有些犹豫,首先我自己就不愿意接受采访。现在多种形式各个层级的媒体那么多,人家让你说吧说吧,你不说有点少,一开口便是多,得到的只能是不安和失落。每次答应接受采访,对我来说都是一种心理负担,会让我紧张好几天。将心比心,我想王安忆也是一样,为保持安静,她不会轻易接受任何一家媒体的采访。可朋友托到我,我不跟王安忆说说也不好,就打电话把朋友的意思对王安忆说了。王安忆像是犹豫了一下,还是说:我看算了吧。

绕了一个弯子,现在该说到舒晋瑜的这部文学访谈录了。舒晋瑜也是一位记者,她凭什么就采访到了这么多包括王安忆在内的重量级作家呢?她的访谈为什么总是那么深入、丰富和精彩呢?我想这不仅在于舒晋瑜所供职的媒体平台高一些,专业性强一些,关键还是舒晋瑜以诚恳、尊重、虚心和学习的态度,赢得了作家的好感和信任,作家们才向她敞开了心扉。当作家的大都不爱多说话,并不是他们无话可说,相反,每一个勤学善思的作家都有一肚子两肋巴的话要说。作家们也不是不会说话,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言系统,不鸣则已,一鸣即有独特的表达。饭端给饥人,话说给知人,他们在等待,在选择,等待能倾听他们说话的人,选择能和他们双向交流的人。这时,舒晋瑜走过来了,舒晋瑜微笑着走过来了。他们把舒晋瑜辨认了一下,心说是她,就是她。以前,他们大都读过舒晋瑜所写的访谈,在报纸上看见过舒晋瑜作为访谈栏目主持人的头像,也在口口相传中听说过挑剔的作家们对舒晋瑜的认可,及至见到舒晋瑜,他们生出一种终于对上号了的感觉,于是就坐下来,就访,就谈,不知不觉间,山高水长,星光闪烁,他们一谈就谈远了。

千万不要以为舒晋瑜的访谈来得轻而易举,不费功夫,我宁可相信,舒晋瑜做访谈也不容易,也遇到过困难,甚至付出了很大辛苦。每访问一位作家,她都要事先把功课做足,把准备工作做充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话对舒晋瑜也适用。她让人家“从头说起”,她读人家的作品也得从头读起。每访问一个作家,她起码要把那个作家的全部作品读一遍。须知像张炜、贾平凹等勤奋的作家,他们著作等身,作品的量都很大,舒晋瑜须一一读来,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对谈时才不会掉底子。舒晋瑜的阅读,不是那种“完成任务”式的读法,如沈从文所说,“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能认识人”,舒晋瑜通过阅读作家的大量作品,既深入到作品的内部世界,也贴近作家本人的心灵世界,力求做到识了作品又识人,把作品和作家的真正个性令人信服地呈现给读者。我注意到,在每一篇访谈录前面,舒晋瑜都有一段“采访手记”,手记不长,却言简意赅,准确有力,颇有些“一剑封喉”的效果。比如她记阿来,说阿来“有一股子拧劲儿”。比如她记贾平凹:“写作前他要焚香,对于文学的虔诚使他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再比如她记方方:“离开写作的平台,方方的乐观豪爽和温和宽厚让人如沐春风,可是当她写作,却成为悲观主义者。”一句话或几句话,就勾勒出一位作家,朋友们看看,舒晋瑜是不是真的很厉害!

我很喜欢看舒晋瑜所做的访谈,只要见报纸上载有舒晋瑜和作家的对谈,眼前一亮,定会把报纸留下来仔细拜读。自己写作四十多年,我和我国的知名作家们差不多都认识,可我们见面时,开会、吃饭、喝酒的时候多,很少深入地谈文学。是舒晋瑜让他们开金口,谈文学,我想看看他们谈了些什么。文学目前的问题无非是生活、思想、天赋、创新、走出去,还有青年与网络、梦想与现实、体制与自由、长篇与短篇、小说和影视的关系等。对这些问题,我都有自己的看法。我的私心是,想看看作家同行们的观点和我的观点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不是自吹,他们对诸多问题的观点和我基本一致。比如阿来对网络文学的看法,不仅完全和我相同,连表述用语几乎都是一样的,不免让人窃喜。有些访谈我不是看一遍就完了,还放在书柜里保存下来。舒晋瑜对莫言和韩少功的访谈,我就作为资料一直保存着。现在有了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保存起来就更方便,也更全面。我个人认为,不论是文学价值,还是文史价值,这本书都值得长期珍藏。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价值会越来越高。

舒晋瑜文学访谈录之所以成为《中华读书报》的一个名牌栏目,不仅在于她是一位好记者,还是一位好作家。也就是说,她不仅是一位记录者,还是一位创作者。除了这部访谈录,今年她还整理出版了与军旅作家对话的《以笔为旗》,据悉还有一部文学访谈录正在梳理之中。此前她还出版过散文集《旭光晨韵》,写过诸多文学评论。更让人欣喜的是,她今年还给济南出版社主编了一套“麒麟中国新文学少年读本”丛书,丛书包括汪曾祺、宗璞、肖复兴、赵丽宏、黄蓓佳的作品集,还有我的一本短篇小说集《红围巾》。我也当过二十多年编辑、记者,知道“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从没有放弃文学创作。世界上许多东西,我们听说了,看见了,知道了,并不等于变成了我们自己的东西。只有在实践中遇到了问题,又在实践中解决了,才会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不难预期,谦逊纯朴、知行合一的舒晋瑜,一定会写出、编出更多的好书。


-->

一般来说,作家比较敏感,自尊,内向。长期写作,使他们习惯了进入自己的内心,日复一日地自己和自己对话,而不大愿意和别人对话。偶尔说点儿家常话还可以,他们尤其不爱说关于文学方面的话题,一提文学,好像触到了他们的隐私,顿时显得有些警惕,甚至有些抵触,一句话都不愿多说。在一次作家代表大会期间,北京一家颇有影响的报纸的记者,打算专访一下王安忆,让王安忆谈谈文学创作方面的情况。记者大概担心会遭到王安忆的拒绝,没敢贸然直接和王安忆联系。记者的父亲也是一位作家,记者知道他父亲跟我相熟,而我和王安忆比较熟悉,就让他父亲找我,我再找王安忆,看看王安忆能不能接受他的专访。这样拐弯抹角,有点“托关系”的意思,可见当记者也不容易。

然而这事儿让我有些犹豫,首先我自己就不愿意接受采访。现在多种形式各个层级的媒体那么多,人家让你说吧说吧,你不说有点少,一开口便是多,得到的只能是不安和失落。每次答应接受采访,对我来说都是一种心理负担,会让我紧张好几天。将心比心,我想王安忆也是一样,为保持安静,她不会轻易接受任何一家媒体的采访。可朋友托到我,我不跟王安忆说说也不好,就打电话把朋友的意思对王安忆说了。王安忆像是犹豫了一下,还是说:我看算了吧。

绕了一个弯子,现在该说到舒晋瑜的这部文学访谈录了。舒晋瑜也是一位记者,她凭什么就采访到了这么多包括王安忆在内的重量级作家呢?她的访谈为什么总是那么深入、丰富和精彩呢?我想这不仅在于舒晋瑜所供职的媒体平台高一些,专业性强一些,关键还是舒晋瑜以诚恳、尊重、虚心和学习的态度,赢得了作家的好感和信任,作家们才向她敞开了心扉。当作家的大都不爱多说话,并不是他们无话可说,相反,每一个勤学善思的作家都有一肚子两肋巴的话要说。作家们也不是不会说话,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言系统,不鸣则已,一鸣即有独特的表达。饭端给饥人,话说给知人,他们在等待,在选择,等待能倾听他们说话的人,选择能和他们双向交流的人。这时,舒晋瑜走过来了,舒晋瑜微笑着走过来了。他们把舒晋瑜辨认了一下,心说是她,就是她。以前,他们大都读过舒晋瑜所写的访谈,在报纸上看见过舒晋瑜作为访谈栏目主持人的头像,也在口口相传中听说过挑剔的作家们对舒晋瑜的认可,及至见到舒晋瑜,他们生出一种终于对上号了的感觉,于是就坐下来,就访,就谈,不知不觉间,山高水长,星光闪烁,他们一谈就谈远了。

千万不要以为舒晋瑜的访谈来得轻而易举,不费功夫,我宁可相信,舒晋瑜做访谈也不容易,也遇到过困难,甚至付出了很大辛苦。每访问一位作家,她都要事先把功课做足,把准备工作做充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话对舒晋瑜也适用。她让人家“从头说起”,她读人家的作品也得从头读起。每访问一个作家,她起码要把那个作家的全部作品读一遍。须知像张炜、贾平凹等勤奋的作家,他们著作等身,作品的量都很大,舒晋瑜须一一读来,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对谈时才不会掉底子。舒晋瑜的阅读,不是那种“完成任务”式的读法,如沈从文所说,“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能认识人”,舒晋瑜通过阅读作家的大量作品,既深入到作品的内部世界,也贴近作家本人的心灵世界,力求做到识了作品又识人,把作品和作家的真正个性令人信服地呈现给读者。我注意到,在每一篇访谈录前面,舒晋瑜都有一段“采访手记”,手记不长,却言简意赅,准确有力,颇有些“一剑封喉”的效果。比如她记阿来,说阿来“有一股子拧劲儿”。比如她记贾平凹:“写作前他要焚香,对于文学的虔诚使他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再比如她记方方:“离开写作的平台,方方的乐观豪爽和温和宽厚让人如沐春风,可是当她写作,却成为悲观主义者。”一句话或几句话,就勾勒出一位作家,朋友们看看,舒晋瑜是不是真的很厉害!

我很喜欢看舒晋瑜所做的访谈,只要见报纸上载有舒晋瑜和作家的对谈,眼前一亮,定会把报纸留下来仔细拜读。自己写作四十多年,我和我国的知名作家们差不多都认识,可我们见面时,开会、吃饭、喝酒的时候多,很少深入地谈文学。是舒晋瑜让他们开金口,谈文学,我想看看他们谈了些什么。文学目前的问题无非是生活、思想、天赋、创新、走出去,还有青年与网络、梦想与现实、体制与自由、长篇与短篇、小说和影视的关系等。对这些问题,我都有自己的看法。我的私心是,想看看作家同行们的观点和我的观点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不是自吹,他们对诸多问题的观点和我基本一致。比如阿来对网络文学的看法,不仅完全和我相同,连表述用语几乎都是一样的,不免让人窃喜。有些访谈我不是看一遍就完了,还放在书柜里保存下来。舒晋瑜对莫言和韩少功的访谈,我就作为资料一直保存着。现在有了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保存起来就更方便,也更全面。我个人认为,不论是文学价值,还是文史价值,这本书都值得长期珍藏。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价值会越来越高。

舒晋瑜文学访谈录之所以成为《中华读书报》的一个名牌栏目,不仅在于她是一位好记者,还是一位好作家。也就是说,她不仅是一位记录者,还是一位创作者。除了这部访谈录,今年她还整理出版了与军旅作家对话的《以笔为旗》,据悉还有一部文学访谈录正在梳理之中。此前她还出版过散文集《旭光晨韵》,写过诸多文学评论。更让人欣喜的是,她今年还给济南出版社主编了一套“麒麟中国新文学少年读本”丛书,丛书包括汪曾祺、宗璞、肖复兴、赵丽宏、黄蓓佳的作品集,还有我的一本短篇小说集《红围巾》。我也当过二十多年编辑、记者,知道“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从没有放弃文学创作。世界上许多东西,我们听说了,看见了,知道了,并不等于变成了我们自己的东西。只有在实践中遇到了问题,又在实践中解决了,才会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不难预期,谦逊纯朴、知行合一的舒晋瑜,一定会写出、编出更多的好书。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