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申凤梅的艺术生涯

来源:河南省艺术研究院 来源作者:罗云 编辑人:李 燕 发布时间:2021-10-26 09:56:45

西安之行

1950年秋,西安方面的剧场经理慕名来到漯河,邀请申凤梅带团去演出。演惯了农村高台又入城不久的申凤梅,着实有些担心。在交谈中,经理对西安的情况作了介绍:“西安是九朝古都,历史名城,又是入川进疆的门户,商贸发达,经济繁荣。解放前,河南人逃荒落户到西安的人很多,非常爱看河南戏。河南豫剧有几位名角儿在西安影响很大,只要你申凤梅带团去,观众肯定会捧场,准能叫响。”听经理这么一说,申凤梅的担心削减了一半,和团里几位主要人员商量后,在动员会上对大家说:“咱们光在家门口啃馍可不中,要想成点气候,就得到外地走走,闯一闯,别的剧团能到西安演出,咱团为啥不敢去?见见世面、开开眼界也好吆喝。”作为越调剧种出省进大城市,只有名伶张秀卿到过汉口,而申凤梅带团西行,也是有胆有识的一次远征。

剧团初到西安,人生地不熟,观众对中凤梅还知之甚少。尽管作了宣传,可前两场戏卖票收入并不理想。到了第三天,观众越来越多。河南老乡的热情,更让申凤梅感动:有的到后台看望演员拉家常;有的送吃送喝,乡音乡情把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这是艺术的、情感的双重力量,使申凤梅和越调响遍古城,竟在西安演出长达一年半之久。

西安这座古都,不但历史文化、艺术的积淀深厚,而且,向来对外地各种艺术形式有着很宽泛的包容量。尤其是解放初期,社会安定,不少剧团纷至沓来,优秀演员层出不穷。这对在西安已站稳脚跟的申凤梅来说,是一个观摩学习的好机会。在次期间,她看了秦腔刘毓中、马兰鱼、孟遇云、孟小云、萧玉玲演的《游龟山》《烙碗计》《游西湖》《火焰驹》《鱼腹山》,京剧尚小云、奚啸伯、高百岁演的《双阳公主》《御碑亭》《范进中举》《哭祖庙》;晋剧丁果仙、牛桂英演的《空城计》《日月图》《算粮》;河北梆子李桂云、宝珠钻演的《大登殿》《蝴蝶杯》;豫剧陈素真、常香玉、崔兰田、曹子道演的《叶含嫣》《涤耻血》《霄壤恨》《断桥》《桃花庵》《秦香莲》等。这些演出使申凤梅打开了门户,放宽了眼界,认识到了越调剧种的局限性。开始注意向兄弟剧种学习、模仿,积极进行艺术交流。当时,担任西安市狮吼剧团团长的樊粹庭先生,与申凤梅交往甚厚,曾给予帮助和指导。樊先生是河南遂平县人,曾出任过河南省教育厅社会教育推广部主任,后弃官从事戏曲活动和戏曲创作。狮吼剧团是他创办的,陈素真主演的《凌云志》《义烈风》《柳绿云》《三拂袖》《麻疯女》《霄壤恨》等是樊先生创作改编的。樊先生致力于豫剧的改革和创新,为豫剧的发展作出了很多贡献。他很爱看申凤梅的戏,特别欣赏越调唱腔的生活自然、平实质朴。樊先生正直热情,犹喜结交戏曲界的朋友。特邀申凤梅姐妹和李大勋、金凤楼到家作客。谈起戏来头头是道,兴奋起来什么事都能忘得一干二净。他与申凤梅谈起越调的优势与不足,谈起越调必须改革才能发展,谈起多排新戏,提高艺术质量等诸多实际问题。还义务帮助申风梅修改了传统戏《过街楼》剧本。

这些耳濡目染触动着申凤梅对越调的反思:越调从来都是师傅教,徒弟学,一代一代传承延续下去。戏是由艺人在一起说说路子,对对茬口,就可以上台演出了,根本没有导演的存在,更谈不上布景、灯光的运用,而且,演来演去总是祖宗留下来的套路,一成不变、故步自封。她想着:能不能学着别人的样子,把越调变一变?于是,申凤梅首次发起了一场变革行动,大胆地聘请了西安话剧界的导演沈深、画师刘振亚,参加排演了《游西湖》《秋江》《张羽煮海》《梁山伯与祝英台》,申凤梅扮演了李慧娘、陈妙常、琼莲、祝英台,改变了以往简陋、陈旧舞台面貌和粗糙、平庸的表演形式。改革后剧目上演后受到了新老观众的热烈欢迎,内行外行都说申凤梅和越调剧团去掉了“土”“侉”之气,增添了“广”气,像个大剧团了。经过改革的戏,与越调传统戏相比,有如下几种变化:1、初步确立了导演的组织作用和综合作用;2、采用了分场手法和写实因素;3、注意了形象的完整性和表演的真实感;布景和灯光的参与丰富了舞台效果,提高了环境视觉;5、服装的更新和道具的设置,充实了舞台的整体感。就其实质而言,艺术表现形式的丰富和综合性的显现,是其改革的主要目标。当然,有得必有失;大量写实布景的运用,如贾士道府的中堂、龙王水宫的龙柱和龙座、尼姑庵内的庵堂和书房的书柜等等,都不利于迁换,限制了戏曲艺术的写意性和舞台时空的自由变化;灯光还只是单一为布景增光加色,而没有参与人物形象的创造。不可否认,这些变革对申凤梅来说,是前所未有的,为越调舞台上增加了许多新的因素。申凤梅从传统走向改良,为自己的艺术积累作了必要的铺垫和准备。直到60年代初,不断进行剧目排演的古代戏有《牛郎织女》(演织女)《窦娥冤》(演窦娥)《四进士》(演宋士杰)《烈火扬州》(演李夫人)《打金枝》(演公主)《将相和》(演蔺相如)《赵氏孤儿》(演程缨)《十五贯》(演况钟)《春香传》(演春香)《空印盒》(演何文秀)。现代戏有《党的女儿》(演李玉梅)《红色种子》(演花小凤)《野火春风斗古城》(演银环)《苦菜花》(演冯母)《母女赶会》(演女儿)《向秀丽》(演向秀丽),以及《保守派服输记》《比比看》《草原之歌》《斗诗亭》等。申凤梅大量的舞台实践,在表演艺术方面得到了扩展和充实,初步奠定了她走向成功的道路。

1951年底,申凤梅带领剧团从西安返回河南,被项城县政府接管,成为项城县越调剧团。

从《天水关》到《收姜维》

申凤梅是从1946年开始学唱《天水关》中诸葛亮的,后改变为《收姜维》晋京演出,直到再次改变为《智收姜维》搬上银幕,她倾注毕生精力在越调舞台上与诸葛亮神交近半个世纪。可以说,舞台上的诸葛亮是申凤梅人生的全部,是她生命的结晶。

被称为“古今贤相中第一奇人”的诸葛亮,经过史学家撰文纪实,人民群众口头传颂,文人笔下的小说演义,以及书场和舞台上的加工和发展,一千多年来,产生了非常深广的社会影响。诸葛亮的名字,家喻户晓,成为人们心目中“忠贞”“智慧”的化身,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爱戴和崇敬。少年时的申凤梅在村头、场院、流浪艺人说的评词、唱坠子书那里听到有关诸葛亮的传奇般的故事。蒙蒙胧胧地知道诸葛亮是位能呼风唤雨、玄机妙算的神人。申凤梅入“张潘越调科班”学戏后,得知戏台上也演诸葛亮,更为好奇。她曾听老艺人讲起南阳邓县罗庄大越调班名须生罗金章演过《天水关》的诸葛亮,唱做具佳,所到之处均受观众欢迎的事。就在申凤梅十四岁那年,随戏班到漯河附近农村演高台,得知越调名角“大宝贝”(即张秀卿)正在漯河演出《天水关》,她演的诸葛亮很叫响。因为班主管得太严,加之场场出角,申凤梅未能看到张秀卿演的诸葛亮深感遗憾。1946年,大新店戏班唱红脸的老艺人李明德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把《天水关》诸葛亮的戏教会了申凤梅。李明德是南阳人,他把自己与诸葛亮同乡引以为豪,因特别偏爱,视这出戏为自己的“看家戏”,那时学戏,只要记住台词,学会唱腔,能明白戏的大路就算完成了,也不拉场排戏,全靠自己琢磨。当时,个别同行出于好心,怕演旦角的申凤梅演不好戴苍胡的诸葛亮。可申凤梅有股倔劲,偏要学演诸葛亮。她学得认真,老师又教得耐心,学会后先作为“垫戏”上了高台。据申凤梅回忆她第一次上台演诸葛亮,化装是用白官粉打底,面颊上擦抹一点大红胭脂,用油灯燃的烟灰描画成眉毛、眼睛,扮相身穿中军的“开氅”,头戴一顶“员外巾”,口挂稀落的短“苍三”,手持羽毛掉成秃的小鹅毛扇,脚上拖着自己平时穿的布鞋(李明德老师教戏时对申凤梅说,诸葛亮是半仙之体,一举一动都要不慌不忙,稳重老练,所以要拖着鞋走路),不但造型粗俗简陋,而且对诸葛亮的认识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有着旦角功底的申凤梅,凭着宽厚清亮的嗓音,唱得很卖劲,宁上叫观众为之鼓掌。李明德老师满意地鼓励申凤梅“一回生,两回熟,只要唱得多,熟能生巧,戏是唱出来的。”观众欢迎,老师满意,使申凤梅树立了信心。从此,《天水关》成为申凤梅时常上演的剧目。

1949年春,军分区梁司令员见到申凤梅,说起剧团归到漯河市后,首场演出什么剧目。申凤梅讲了很多戏,最后脱口而出还有《天水关》,梁司令员一听她会唱《天水关》感到很新鲜,就与申凤梅商定演此剧。首场《天水关》在漯河光明舞台上演,观众很多,有部队的、学校的、机关的、工商界的,各界人士把剧场座得满满的。除了热情捧场之外,有时台下也发出笑声。演出后,有几位热心的观众特意到后台帮助申凤梅纠正剧中有关人名、地名的错别词句。诸如:“鄱阳湖调来个小小周郎”一句中的“鄱阳湖”错唱成“潘阳湖”,把“张昭”错唱成“张照”。凡此种种,把一个从未上过一天学的申凤梅给说呆了。事后她想,自己在农村演了上百场,也没有人提过意见,偏到漯河一唱,就这也不对,那也不对,是不是欺生排外,故意挑剔呢?她心里纳闷,颇感委屈。可又一想,漯河是城市,观众有文化的多,挑刺挑的对,就应该改正。何况越调艺人大都没文化,以讹传讹,流传下来的错词不会少,如果自己继续错唱下去,不就此改正,还会影响今后。申凤梅打听到漯河中药铺里有位田老先生,是漯河街上有名的“三国通”,喜欢说书讲古,她就登门求教。田老先生听说请他讲“三国”说《天水关》的戏,又看到申凤梅那么诚恳虚心,非常乐意。自此以后,申凤梅每天上午都去田先生的中药铺,像小学生一样风雨无阻。田先生把戏词中的错句、病句一一改正过来,还帮助申凤梅加深了解三国故事和诸葛亮事迹。后来,只要在漯河演出《天水关》,申凤梅都请田先生光临指导。申凤梅即便是出了名,也没有忘记田先生的谆谆教诲,常到中药铺拜望老人。

自此以后,申凤梅知道了学文化的必要性。当时正逢漯河市开办艺人扫盲班,她和丈夫李大勋都积极报名参加学习,虽然演出忙,她仍坚持不懈,甚至为了一个字的读音,夫妻之间也争论不休。就这样,她用半年的时间送走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迎来一个个知识的黎明。摘掉文盲帽子后,她还买了有关三国的通俗读物,就连小人书也买来看。日积月累,大部头的《三国演义》她不知读了多少遍。像《红楼梦》《水浒传》《封神榜》《西游记》《上下五千年》也都一本一本的啃下来了。读书,使她了解到一些历史知识;读书,增强了她对剧本和人物的理解,提高了分析能力。她曾深有感触的对青年演员说:“我到外地演出时,被一些剧团和戏校邀请去讲塑造诸葛亮的经验,讲完后就后悔自己总是在表演形式上绕来绕去,缺乏条理性,总觉得讲的不全面不深刻。你们都是青年演员,一定要注重文化修养,像梅兰芳、马连良等前辈们那样,能诗善画,提高、丰富自己的表演能力,成为具有高素质的戏曲人才。”

那时,漯河还有个京剧团,从外地聘请了京剧名角马洪良(马洪良是马连良的堂兄弟),来漯河主演《空城计》《群英会》。申凤梅忙里偷闲、想方设法去观看演出,即便是早卸一会儿妆,也要跑去看上一眼。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马洪良演的诸葛亮,从扮相到做戏都很正规,《群英会》中的诸葛亮飘逸洒脱,《空城计》中的诸葛亮深沉若定。尤其是在《空城计》中,诸葛亮闻听探子三报时,马洪良把人物不同情绪的变化和语气的高低轻重表演的层次分明。申凤梅被马洪良的表演艺术所吸引,意识到越调与京剧程式的严谨规范相比,显得松松垮垮、土里土气,很不耐看。申凤梅把向马洪良学戏的想法告诉了丈夫李大勋,李大勋很赞同,并陪同申凤梅到马洪良的住处“毛遂自荐”,请求说戏。马洪良看到一个地方戏的女演员想唱诸葛亮,压根儿没有瞧得起,态度也很冷淡。可申凤梅不甘心放弃时机,抽空就去为马洪良先生的演出递茶、打扇,跑前忙后、精心照料。马洪良被申凤梅的好学精神所感动,就把诸葛亮的台步走势,眼神运用,说道白、念“引子”的音韵,以及如何执羽毛扇,如何捋髯口的程式动作,认真的教给了申凤梅。在学的过程中,申凤梅发现马洪良先生有吸毒品的嗜好,生活窘迫,就把自己省吃俭用积攒的养家费给了马洪良先生。马先生很过意不去,就把自己存放的一双高底靴,作为答谢送给了申凤梅。从此以后,申凤梅再演《天水关》,也就学着马洪良先生的扮相,穿起了高底靴和八卦衣,这是申凤梅向外剧种学习、借鉴走出的第一步。

1956年,河南省举办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这是建国以来,河南戏曲界贯彻落实毛泽东于1952年提出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的一次大会师与大检阅。身为项城县越调剧团团长的申凤梅给予了高度重视,她剧团指导员张勋冠研究首先召开了老艺人会,参加的有金凤楼、李大勋、马义成、吴顺卿、王喜和、孔祥增,共同讨论确定加工整理剧目。一些人认为申凤梅是演旦角出身,还是选个旦角戏比较稳妥;另一些人认为越调旦角戏多是哭戏,不如选出“正装戏”改改行当可能会好些。经过认真筛选,最后选定《天水关》,由从部队文工团下来的李甦执笔整理剧本。老本《天水关》是从阿斗升帐、诸葛亮上“出师表”开始,情节拖沓,结构松散,人物杂乱。李甦把大家提供的前辈和同辈艺人的演出以及申凤梅的演出套路汇总起来,并参考《三国评话》《三国演义》进行改编,砍掉了不必要的过场戏和交代性情节,把天水关太守马遵发兵救援南安、姜维阻令作为第一场;第三场增添了魏延诈关、马遵中计逼走姜维,保留了原有的“三传令”“凤鸣山”两场戏的部分情节,集中为四场戏。派出的演员阵容是:申凤梅演诸葛亮,孔祥增演姜维,李大勋魏延,马义成演马遵,吴顺卿演马岱,白菊花演关兴,王喜和演张苞。此剧排出后,先到淮阳县剧场演出。当申凤梅扮演的诸葛亮唱出第一句戏“想起当年征渭南”用假嗓“呕”拖腔时,引起了观众的哄堂大笑,而且越往下唱“呕”,观众笑得越厉害。把台上的申凤梅笑得无可奈何。莫名其妙。演出结束,她问了几位老观众和剧场的服务人员后方搞明白,因老《天水关》的诸葛亮出场不那么突出,改编后的《天水关》,重写了唱词,加重了诸葛亮的戏,而唱腔却用最传统的板式、最传统的唱法[大慢板]的“五腔尾”,还“呕”声不断,与诸葛亮的人物身份、人物性格极不相符,观众怎能不笑?这些原因引起了申凤梅深深的思考,一夜无眠,她翻来覆去琢磨:诸葛亮这个人物如何唱?越调唱腔能不能改进?

越调假嗓的传统唱法,与宛梆、大平调剧种的假嗓唱法有着近似之处,甚至比以上两个剧种的唱法还直些、还高些。一般唱旦角“欧”几声还可以,演须生唱“欧”就显得尖叫刺耳,令人难以接受。当申凤梅提出能不能把“欧”去掉时,在团内却引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不同意去掉“欧”的认为: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越调传统,去掉就没有越调的特色了;同意去掉“欧”的人虽然不多,但很坚持这种“假嗓的欧”认为和真嗓不衔接,实在很难听,何况“欧”只是拖腔,并不影响越调特色。申凤梅也同意先去掉“欧”,大胆地尝试一下。她和琴师结合起来反复试唱,把“欧”的拖腔转化为真嗓的拖腔,并对腔弯和音韵作了适当调整,让乐队的伴奏随腔而行,变换配合,经反复练习后固定下来。当申凤梅再次上台演唱诸葛亮时,却来了个满堂彩。观众认可了,申凤梅改革唱腔的胆子越来越大,不但改革本剧种的唱腔,还吸收外剧种的唱腔韵味,使诸葛亮的唱腔不断完善。

那时,申凤梅年仅29岁,精力充沛,热情高涨,信心十足。正是她经历了新、旧两个社会的变迁后所爆发出来的情感力量--渴望把越调艺术和自己的表演才华展现在全省人民面前,实现艺术理想和精神追求。

《收姜维》被省戏曲会演大会安排在首场演出,并与陈素真主演的《宇宙锋》同台。这是申凤梅有生以来第一次参加这么隆重、这么盛大的演出。她全力以赴走上舞台,做戏认真,情感饱满,唱腔奔放,演出取得了成功,申凤梅荣获表演一等奖,音乐一等奖,剧本、演出、导演二等奖。申凤梅还在汇演期间与张秀卿合演的《哭殿》(申凤梅演的长孙皇后),也得到专家和同行们的好评。著名作家李准发表文章《台上的哭台下的哭》写到“特别是饰演唐王和王后这两个演员,那样洗练而入情的表现出人物性格特色,实为难能可贵。象饰王后的申凤梅唱的‘哭一声驸马儿你被困西凉怎不还乡!你都是为了这个昏王!'两句唱词时,那眼神表情,都达到很高的境界。”申凤梅在长达28天的汇演中,观摩了3个剧种、93个剧目,这些剧目有悲剧、喜剧、正剧,有神话剧,有传奇剧。这些剧目,既有优秀的传统剧目,也有反映现实生活的新作品。申凤梅在这28天中,看到了个剧种老艺人和优秀演员的精彩表演,对全省的戏曲状况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获益匪浅。

1958 年,申凤梅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秋,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毛主席下榻河南国际旅行社(今河南宾馆)。省委领导精心安排了一个小型晚会,把越调的申凤梅、京剧的吴韵芳、豫剧的高洁、曲剧的张新芳、王秀玲等演员召集在一起,宣布要为毛主席清唱。当时大家紧张极了,也兴奋极了。申凤梅是把她最拿手的《收姜维》诸葛亮唱“四千岁你莫要羞愧难当”一段献给毛主席。晚会开始,毛主席神情专注地听着每一位演员的演唱,他笑容满面,弹指击节,不时地颔首会意,使人感到特别地慈祥、亲切。演出结束后,毛主席起身和演员一一握手。申凤梅本来想好的问候话,当握住主席那柔软、厚重的手掌时,热流贯身,激动不已,什么话都没有说出来,事后后悔不及。

1995年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第二次在郑州召开期间,省委集中了一部分河南优秀的演员,在省军区礼堂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全体与会代表演出。剧目有《哭殿》《杨八姐盗刀》《小二姐做梦》《收姜雅》。演《收姜维》时,前排就坐的有毛主席、刘主席、朱委员长等。申凤梅置身于当时的情景中感到神圣、庄严顷刻间热情燃烧,精神倍增,把诸葛亮劝降姜维的一百多句唱,一气呵成,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毛主席兴致勃勃和大家一起鼓掌。演出结束后,毛主席从座位上站起身来向台上挥手致意,台上台下一片沸腾。申凤梅站在舞台上,心中一遍一遍地呼喊着“毛主席,毛主席……”。一个旧社会的童养媳、穷苦艺人,是共产党、毛主席把她从死亡线上解救出来,培养成为人民的演员,毛主席又亲自观看她的演出,深感自己无比幸运,终身难忘。

1960年深秋,申凤梅和李大勋等调到开封专区越调剧团(后成为商丘专区越调剧团),复排了《收姜维》,何志全演姜维,李大勋演魏延,刘富友演马遵,王忠九演马岱,我演关兴,丘克山演张苞。京剧教练铁照义(艺名周云芳)负责导演工作,为此剧增加了姜维力战众蜀将“车轮战”的武打场面,大量吸收了京剧的程式身段,如姜维战败蜀将的“下场花”,姜维在城下的“板马”,主要突出了姜维骁勇善战的一面。其他做功也都得到了规范。

公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