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入口: 资讯 | 资源

申凤梅的艺术生涯

来源:河南省艺术研究院 来源作者:罗云 编辑人:李 燕 发布时间:2021-10-26 09:56:45

越调誉满京华

1962年夏,申凤梅随团在鹤壁市演出期间,恰逢中国京剧院一团专程到鹤壁煤矿向工人慰问演出。当地领导给予热情接待,并约请京剧表演艺术家、一团团长袁世海,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和全体演职员观看河南地方戏《收姜维》,还介绍扮演诸葛亮的是女演员申凤梅,此剧是她的得意之作。袁世海先生听罢介绍很惊讶,他们只听说河南有豫剧、曲剧,怎么还有越调,很生疏。地方戏多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为主,象《收姜维》这样唱念做打并重的袍带戏能胜任吗?个别同志认为这是开玩笑,不相信越调能演好这出戏。但是,第二天一看《收姜维》就被吸引住了,特别是在赵云败阵回来,诸葛亮有一段唱:

四千岁你莫要羞愧难当,

听山人把情由细说端详。

相当年长板坡有名上将,

杆枪战曹兵无人阻挡。

如今你年纪迈发如霜降,

怎比那姜伯约血气方刚,

今日里虽说你打回败仗,

怨山人用兵不当你莫放在心上。

唱还未完,全场已是雷鸣般的掌声。袁世海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同志们也都被征服了。据袁世海先生说,他坐京剧科班时也曾学过诸葛亮,唱过姜维,出科班头一天演的第一出戏就是《天水关》的赵云。京剧可没有这段词,仅仅是:

诸葛亮:老将军胜败如何?

赵云:大败而归。

诸葛亮:军家胜败,古之常有,但不知阵前何人?

赵云:姓姜名维字伯约。

诸葛亮:奥,姜维?老将军后帐一叙。

二人简单几句对白就过去了。因为是袁世海先生坐科的戏,幼年学的,至今记忆犹新。后来,袁世海先生曾撰文记叙了他看戏的感受:“今天一听越调这段唱,好啊,诸葛亮高大啦!他对一个老将军赵云的爱护、关怀,分析、描写得恰倒好处。败阵不赖于赵云,分析了各方面的原因,而去责备自己。这种严于律己、勇于承担责任的行为,此时此刻把一个政治家、思想家的伟大胸怀、内心世界表达刻画得淋漓尽致。这种领导和被领导之间的关系,用今天的观点来看,也是值得我们很多同志效法的。这段词写得好,再加上凤梅同志的唱,高级啦!特别是在‘收服姜维’一场里,诸葛亮劝姜维降汉以前有一段词,长达 108句,一气呵成;最宝贵的是,唱到最后又泛起来,我们叫高八度,那种一波三折、高亢激昂的唱腔,没有扎实的功夫是达不到应有效果的。在加上她那深情豪迈、潇洒自如的表演,观众个个拍手叫绝!……经过凤梅同志一唱,使得我们眼界大开,获得了教益,促使我们不得不对越调这个剧种进行深刻的了解和探索。”袁世海先生听说申凤梅演旦角戏也是行家里手,就更引起了他的关注。因越调剧团迁到20里外的鹤壁老城演出,袁世海、杜近芳、李金泉、曹韵清等中国京剧院的主要演员,又专程赶去看了申凤梅在《过街楼》中饰演的苏桂英。剧场很简陋,席棚盖顶,长条木板为坐,场内又热又闷,可袁世海先生等人却看得津津有味,看完戏还上台和演出人员合影留念。袁世海先生紧紧握住申凤梅的手连连称赞:“前两天我们看了你演的须生诸葛亮,今晚又看了你演的旦角苏桂英,演的好,唱的更好,不简单,真是不简单。”笑容可掬的杜近芳插话:“我们都成越调迷啦!”袁世海又接着说:“有这么好的剧目和演员,应该到首都北京演出。”申凤梅既谦虚又向往地问道:“我们是地方戏,小剧种,能去北京吗?”慧眼识珠的袁世海先生以肯定的语气回答说:“去去去,一定要去。你们做好准备,我们在北京迎接你们。”场上所有的演职员都热烈鼓掌。

袁世海先生回到北京,即向北京市文化局领导张梦庚、张国础介绍了他们到河南发现了越调剧种、发现了好演员申凤梅的详细情况。北京市文化局的领导对袁世海的热情推荐,给予充分的信任和支持,并决定邀请申凤梅带领越调剧团进京演出。

1963年初,河南省文化局把商丘专区越调剧团调到郑州,随同来郑的有商丘专区文化局长孟彬、文艺科长李庆祥。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于大申,省文化局局长张建平、副局长冯纪汉到剧团驻地看望,要求集中排练做好进京演出的各项准备工作。派省文化局艺术处处长庄玉顺和专写戏剧评论的张鹏,协助剧团组织进京工作。派河南省豫剧院二团导演盖韵秋、河南省京剧团舞美设计芦伟生对《收姜维》、《李天保吊孝》进行加工提高。两剧的布景重新绘图,《收姜维》是以写实布景为主,如天水关城墙、凤鸣山高岗;《李天保吊孝》是采用屏风加蝴蝶幕变换的写意结构。导演调整了一些工架和场面,在整体气势上有所加强。3月7日在河南人民剧院作了进京前的汇报演出,受到省领导和观众的欢迎,《河南日报》发表了赞许文章,为越调剧团进京以壮行色。3月19日,商丘专区越调剧团到达北京,在车站受到了文化部、中国剧协、北京文联、北京文化局有关领导的热情迎接。3月21日晚,文化部艺术局、中国剧协、北京市文化局联合主办,在王府井大街的吉祥剧院,由商丘专区越调剧团演出了越调传统讽刺喜剧《李天保吊孝》。申凤梅演李天保、李金英演张爱莲、何全志演张忠实、党虹演张凤姐、黄兰演小鸾妮、王坤演县官胡来,演员配合默契,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尤其是申凤梅以小生行当扮演的李天保,在“灵棚”一场唱到“我不顾,把我写成诗、编成戏,千人嘲笑,万人提,含着忍痛我可是为了你,我头戴着白绫身穿着素衣,哭哭啼啼,啼啼哭哭到这里。久盼佳期花并蒂,一场大喜来哭妻,只落个吊孝的新女婿。”哀中有情,悲中见喜,台上哭声不断,台下掌声不绝。整个演出,亦庄亦谐,夸张适度,妙趣横生,高潮迭起。那辛辣的讽刺,诙谐的表演,质朴的唱腔,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完全征服了首都的观众。当时,看戏的冯泗光、田汉、老舍、曹禺、张庚、赵树理、崔嵬、张梦庚、张国础、晏甬、张东川、潭富英、李和增、凤子等领导和专家都兴奋不已。最后上台赠送花篮,赞赏越调强烈的艺术魅力,祝贺申凤梅和全体演员演出成功。著名电影导演崔嵬风趣地对申风梅说:“想不到,诸葛亮进京还带来个有情有意的李天保!”

在崔嵬导演的推荐下,北京电影制片厂汪洋厂长向申凤梅发出邀请。第二天,在中直礼堂演出《李天保吊孝》。开演前,崔嵬导演致欢迎词:“汪洋厂长让我讲几句,我很高兴。我昨天看了申凤梅演出的《李天保吊孝》,很精彩,让我笑了个够。我是越调的爱好者。今晚特意请贵团来我们北影厂演出,让大家一睹越调风华。此剧是河南的土特产,色正味浓,耐人咀嚼。这是一次向生活学习、向地方戏学习的好机会,我相信,今晚大家一定会看得有趣,笑得开心。”同场看戏的有: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谢觉哉、文化部副部长林默涵、齐慈铭、徐平羽等领导。演出中间休息时,谢老到剧场休息室接见了越调剧团党支部书记杨岩石,询问剧团何时建立,申凤梅是哪个地方的人,什么时候开始学戏。并鼓励剧团在北京多演几场,让更多的首都观众熟悉越调,进一步扩大影响。演出结束后,北影厂领导设宴招待。作陪的有导演桑狐、陈怀皑,演员赵子岳、凌圆、葛存壮、张平、赵联、秦文等,大家在一起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席间崔嵬导演提出由他执导把《李天保吊孝》拍摄成戏曲电影片的设想。他坚信,拍成电影后一定会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当时,申凤梅喜出望外,激动地说:“由你挂帅执导,我们身感荣幸,剧团听从你的安排,保证全力以赴配合。”可那时,崔嵬导演正忙于其它电影片的制作。后来全国大演现代戏,运动又接连不断,把《李天保吊孝》拍成电影的设想未能实现。在京期间,申凤梅拜马连良先生为师,作为电影界的知名人士,崔嵬导演到会祝贺,可见他对申凤梅的爱护、关心和支持。1975年夏,崔嵬导演来河南拍摄反映铁路工作题材的电影《风雨历程》,他因过度劳累成积,住进郑州铁路医院。申风梅领着剧团的几位同志到医院看望,崔嵬导演还提及《李天保吊孝》拍电影的事,他说欠着申凤梅的“债”。1979年,汪洋厂长决定由北影厂把《李天保吊孝》拍摄彩色戏曲艺术片,终于了却了崔嵬导演生前的一桩心愿。

1963年3 月23 日,申凤梅在吉祥剧院演出《收姜维》。形成了越调进京的高潮。

在首都舞台上,有众多的名家演过诸葛亮,其他剧种不说,单京剧就有余叔岩的《失街亭》,言菊朋、言少朋父子俩的《卧龙吊孝》,高庆奎的《七擒猛获》,奚啸伯、杨宝森、高百岁的《空城计》,谭富英的《斩马谡》,尤其是四大须生之一的马连良的《借东风》演的出神入化,炉火纯青,有“活诸葛”的美誉。申凤梅深知自己是一位女演员,又是地方剧种,也来首都演诸葛亮,岂不是班门弄斧啊!申凤梅抱着“丑媳妇”不怕见“公婆”,面对众多的戏剧界、新闻界、电影界的领导、专家、老师和观众,不急不躁,认认真真的演、老老实实的唱。伴随着申凤梅的唱,是认可,是褒奖,掌声完全沟通了台上台下的观演关系,直到姜维服服帖帖跪在诸葛亮面前拱手大礼,信服的观众更是掌声四起,甚至不少观众涌到舞台前沿与多次谢幕的申凤梅握手致贺演出成功。特意来看演出的马连良先生,对申凤梅表演的诸葛亮很感兴趣。他和田汉主席一同上台接见演员。田汉主席笑容满面握着申凤梅的手说:“我于56年到郑州参加了河南省首届戏曲会演,看了你演的《收姜维》,事隔7年,今晚再看,你的艺术水平大有长进,诸葛亮演的有声有色,已走向成熟。”马连良先生接着说:“是啊,作为一个女须生演员,能把诸葛亮演的有气度、有深意,非同凡响。你的唱功更见功力。”面对田汉主席和马连良先生的夸赞,申凤梅很是不安,她说:“今后还要请前辈们多多指教。”事后,马连良先生在1963年第5期《戏剧报》上发表了题为“姜维怎不服孔明”的文章,谈了他看戏的总体印象,高度评价了申凤梅的表演艺术。“申凤梅同志在《收姜维》里演的诸葛亮,演得准,演得深。……运用她功力深厚的唱做技巧,演来不显做作,不弄花巧,朴素里透着潇洒,自然中含着深沉。一派儒雅之气,有雄才大略的威仪。申凤梅不但把善于用兵、用计的孔明,演得观众心服口服,还把那极善用人的雍容大度,也演得活灵活现。申凤梅的唱有功夫,会用嗓子,慢说是一口气连唱几十句,没有前紧后松、气力不足的样儿,而且句句唱腔感情饱满,婉转流畅。她的唱腔变化多,可不是故意找花哨;唱得俏,又不离格。有时出呼意料之外,让人惊讶她的唱技高超。她把诸葛亮演得透亮,果然是雍容大度以诚待人,使姜维不能不在孔明面前折服,心甘情愿归顺孔明。”在这里,我大段抄录马先生的文章,是想让我们既能看到申凤梅扮演诸葛亮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又能目睹一代京剧大师的包容气度和长者风范,从中体察到前辈对后生的鼓励和褒奖之心、爱慕和提携之情。

身为剧坛领袖人物的田汉同志,不顾工作繁忙,多次亲临剧场观看申凤梅的戏,询问演出情况,了解首都观众对越调剧种的反映,为宣传越调剧种,为申凤梅的艺术成长,给予了关心、爱护和支持,作了大量的实际工作。他亲自安排剧协提供剧场,让申凤梅主演她的另外两出戏《过街楼》和《诸葛亮吊孝》,作为内部展览演出。并组织座谈会,请各路专家出谋献策,提供创作经验,促进越调艺术的变革和发展。专家们称赞申凤梅扮演的苏桂英,以旦角行当应工,依然光彩夺目。同时指出《过街楼》比较简单、粗糙,没有跳出传统戏的套路;公子落难,小姐搭救,高中状元,花园相会。剧本需要重新编织故事,丰富情节,结构场面。专家们对《诸葛亮吊孝》颇感兴趣,认为剧本有一定的基础,但诸葛亮过江吊孝铺垫得不够,应挖掘人物的心理动机和情感力度,希望把剧本加工修改好再次进京演出。经田汉主席建议,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为申凤梅拍摄了专题纪录片,包括三出戏的主要片段:以闺门旦应工的苏桂英(《过街楼》),以文生应工的李天保(《李天保吊孝》),以须生应工的诸葛亮(《收姜维》)。田汉指出拍摄此片的目的,既要把地方剧种的优秀剧目和有才华有成就的演员推向全国,又要向国外介绍我国丰富多彩的戏曲艺术和演员精湛的表演技巧。身为中国剧协主席的田汉为发展越调艺术、宣传申凤梅,倾注了极大的热情。

公共文化